能效选择:空调能效是关乎于使用的能耗的问题,一个低能耗的空调机器和一个高能耗的空调机,在一个夏天节约的电量是比较可观的,且高能效的机器噪音和体验感会更高。能效在机器的铭牌上和产品上都有明确的标志,大家选购时可以参考。
大小选择:空调有匹数的大小,这是空调大小的一个专业称呼。一般为150瓦/平米,按照这个大小来选择空调的大小。房间是顶层、西晒、有大玻璃或是保温不是很好,那就稍微选大一点,按170瓦/平米。
“关于挂式空调机如何省电,其实有点老生常谈,将温度设置在25℃-27℃之间,既凉爽又不费电。”林益说,而很多人对中央空调的用电有一个误区,认为“肯定很费电”,“其实不然,单开一个室内机,那肯定是挂式机省电,但几个房间同时开,中央空调就显现出优势。以一拖五以下的中央空调为例,在使用比较频繁的情况下,一个月的电费大概在500-1000元之间,与挂式机的使用成本差不多甚至更低。”
空调耗电量看这三个参数:制冷功率、制冷量和能效比。
1、制冷功率
制冷功率又被称作“输入功率”,或者叫“额定功率”。可以理解为“耗电速度”,与空调的耗能有关。空调持续工作1小时,耗电量为输入功率(W)/1000——如上图中的803W,持续工作一小时,耗电量为0.8KW。
买空调的时候我们常说“这是几匹的?”这里的“匹”,形容的就是空调的制冷功率。1匹大概就是800W——600到1000W都算是1匹,数值大点的就叫“大1匹”,小点的就叫“小1匹”。
2、制冷量
制冷量可以理解为制造冷气的速度或者叫能力,我们买空调时所说的“26型”、“32型”,都指的是这个——当然,这也是近似值,26型指制冷量在2600W左右,2700或2500W,都属于26型。制冷功率就是油耗,制冷量就是拉力。一般我们在已知其中某一参数,估算另一个参数的时候,会利用1匹=2300W这个公式——即每匹(制冷量)可以产生2300W(制冷量)冷量。
3、能效比
能效比,顾名思义,就是效果和能耗之比,公式为制冷量/制冷功率。制冷有制冷量和制冷功率;制热也有制热量和制热功率。所以既有制冷能效比,又有制热能效比。只不过我们就像我们上文说的,空调主要还是以制冷状态为评判依据,所以一般提到能效比的时候,说的都是制冷能效比。
以上图中能效标识上的参数为例,输入功率1060W,制冷量3500W,能效比的计算方式为3500/1060≈3.3。
空调省电方法
1、房间密封程度要做好
若是房间的密封效果不佳,则可以适当改善居室的维护结构。尤其是对于部分结构差、缝隙大的门窗,建议采取应急性改善。当然,除此之外,还要使用质地较厚,并且颜色深点的窗帘,因为不仅能够降辐射带来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减少冷空气的散失。此外,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应该少开门窗,这样可以避免室内热量进入室内,有助于省电。
2、提前十分钟关空调
出门之前,就应该把空调关掉,也就是最好在出门之前的10分钟把冷气关掉,这10分钟之内足以使人感觉凉爽。为此,养成出门前关空调的好习惯,可以节省许多的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