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作者:班固。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洛阳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与其弟班超一同撰写《汉书》,后班超投笔从戎,班固继续撰写,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的叙事体裁
在叙事上,《汉书》的特点是注重史事的系统、完备,凡事力求有始有终,记述明白。这为我们了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今,凡是研究西汉历史,无不以《汉书》作为基本史料。
在体裁方面。《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三皇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朝史事的断代史。
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这是班固对于我国史学的重大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班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书
1、《汉书》作者是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
2、作品简介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颜师古二度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3、作者简介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纪传体史籍。东汉班固撰。全书120卷。作者官至兰台令吏。该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事起于汉高祖元年 (前206),迄于刘玄更始二年(公元24),计西汉230年史事。《汉书》最大的特点是记事系统而详尽。司马迁《史记》记述3 000年之事,才50余万字,班固记述200余年事,就用了80余万字。全书包括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虽继承了《史记》的体例,但亦有变化.如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增加了“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和(百官公卿表》、 《古今人表》。《汉书》是研究汉长城的重要参考书。该书的不足是文句艰深,比较难读。各种刊本很多,通行的清武英殿本。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班固字孟坚.九岁时能著文诵诗,长大后,就博览古籍.诸子百家的言论,没有不刨根究底的.(班固)没有固定的老师,不拘泥于章节字句,明白大意即可.(他)性情温和宽容,不因为自己的才能而高人一等,许多儒生因此而仰慕他.
班固认为汉朝兴盛,有尧帝的命运,便辅佐帝业.到了第六代,史臣才开始追述历朝臣子的功德,自己写下本纪,编于皇帝的后面,位于秦始皇,项羽之列.太初年以后没有了记录.
于是(班固)探询前记,并将他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写出<<汉书>>.(<<汉书>>)从高祖开始,直到孝平王莽被诛,(一共)十二代,二百三十年.纵观他的文章,贯穿<<五经>>之意,前后顺通.为<<春秋>>写出志,表,记,传一共上百篇.班固从永平年间开始受到任命,潜心研究二十多年,直到建初年间才完成.当时学界非常重视他的著作,学者没有不吟诵的.
汉书》是东汉时期(公元25年~公元220年)最重要的历史著作,由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