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②既参与光合作用又参与有氧呼吸,故②是水,a从外界吸收水分,对于成熟植物细胞来说,水分绝大部分储存在液泡中的细胞液中,物质④是O2,参与有氧呼吸.
(2)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双层膜的细胞器,两者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也不同,线粒体通过通过内膜内折叠形成嵴的方式,叶绿体通过类囊体粒增大膜面积.
(3)据图乙,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在15℃、1klx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为11.2,即净光合作用为11.2,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为11.2,总光合作用=11.2+11.2=22.4,故5小时内光合作用固定CO2为22.4×5=112mL,A点时温度为15℃,B点时温度为25℃,光照强度也不同,但吸收二氧化碳量都是22.4,说明两者净光合作用相同,但25℃时,呼吸作用强度大于15℃时的呼吸强度,故两者间A点总光合作用强度小于B点,P点为曲线在纵轴上的交点,表示的呼吸强度大小,影响上下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
(3)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以O2吸收量为观测指标,在15℃,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光照强度为0时,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吸收氧气量为112,达到光饱和点释放出的氧气为33.6,故如下图.
故答案为:
(1)液泡 O2
(2)细胞器b通过类囊体粒增大膜面积,细胞器c通过内膜内折叠形成嵴的方式
(3)112 小于 温度
(4)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