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谁

2025-02-25 05:17:1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赵飞燕是汉代著名的宫廷舞蹈家。汉成帝时曾被封为皇后。传说她“身轻如燕能作掌上舞”。
赵飞燕,原名叫宜主,相传其父是乐人。她自幼多受乐艺陶冶,早年父丧家败,流落在长安街头,后又到了阳阿公主家当婢女,同时精心研习歌舞。她长得容貌纤丽,身材窈窕,体态轻盈,加之她勤学苦练,练成了一身超群的舞蹈技艺,又特别会控制呼吸,“善行气术”(可能是学过某种轻功技艺),容姿步态飘逸如鸿翔,轻捷似燕飞,因此改名叫飞燕。一次偶然机会,赵飞燕被汉成帝看中召进宫中。
相传赵飞燕在汉宫太液池上瀛洲高榭上表演歌舞《归风》、《送远》,成帝亲自击节应和,乐官冯无方吹笙伴奏。正当歌畅舞酣之时大风骤起,赵飞燕凭借风势扬袖举袂尽情欢舞着,看起来好像要乘风飞去一般。成帝怕她真的被风吹走,急呼左右一把拉住了她。后来成帝命人修筑了“七宝避风台”,雕了一只大水晶盘,命宫人托举盘子叫赵飞燕在盘上作舞。“能作掌上舞”的说法可能与此故事有关。所谓“掌上舞”,实际上可能是某种双人(或三人——有的古代绘画上画的是两乐人共托一个大盘子,让人舞于盘中)配合表演的,类似中国杂技、武术或芭蕾托举式的舞蹈技艺。说明早在汉代我国就已出现技艺高超的双人托举表演了。
赵飞燕,汉成帝皇后(前45年—前1年)名宜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长安宫人.因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故人们称其为“飞燕”。
我国古代最为杰出的著名舞蹈家,汉成帝刘骜最宠幸的皇后,又是身材最为苗条,姿容最为秀丽的绝色美人。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应玄完全之诏创制“清平调三章”歌颂杨贵妃的艳美时,其中有“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之绝句。可见她的美,在李白心中,占有绝对的席位。我国历代文人学士在吟诗作赋时多提到她的名字,并且创作了不少以赵飞燕为题材的小说、诗歌、绘画等文艺作品,唐代诗人徐凝作《汉宫曲》题写了:
水色箫前流玉霜,
赵家飞燕侍昭阳。
掌中舞罢箫声绝,
三十六宫秋夜长。
故而使得她精美绝伦的舞蹈技艺,广为传诵和发扬。赵飞燕,被称之我国古代最杰出的舞蹈家是当之无愧的。

回答2:

赵飞燕哦掌上舞
  据说是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所创。赵飞燕名宜主,汉成帝皇后,善歌舞,由于体态瘦削轻盈,据说能“掌上舞”,故称“飞燕”。她又轻又软,跳起舞来禁不起一阵风,皇帝老儿制了水晶盘让她起舞,又专门制了七宝避风台怕她被风刮了去——估计赵飞燕同时还是轻功绝顶的民间武术家,不仅“草上飞”,而且可“御风而行”。后人称“燕瘦环肥”的“燕”就是赵飞燕,比喻体态瘦削轻盈的美女。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586726.htm

回答3:

汉朝赵飞燕

回答4:

西汉赵飞燕
  赵飞燕,原名宜主,是西汉汉成帝的皇后和汉哀帝时的皇太后。赵飞燕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传奇的人物和神话般的美女。在《汉书》中对她的描述仅仅只有少数几句,但关于她的野史却有许多。在中国民间和历史上,她以美貌著称,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同时她也因美貌而成为淫惑皇帝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赵飞燕
  赵飞燕出生后便被父母丢弃,三天后仍然活着,父母也觉得奇怪,就开始哺育她。稍大后,她同妹妹一同被送入阳阿公主府,开始学习歌舞。她天赋极高,学得一手好琴艺,舞姿更是出众。   汉成帝刘骜喜欢游乐,经常与富平侯张放出外寻欢作乐,他在阳阿公主家见到赵飞燕后,大为欢喜,就召她入宫,封为婕妤,极为宠爱,后又废了许皇后,立飞燕为后,赵飞燕之妹赵合德亦被立为昭仪,两姐妹专宠后宫,显赫一时。   汉成帝死后,赵飞燕姐妹无子,由定陶王刘欣即位,即汉哀帝,赵飞燕被尊为太后,哀帝没过几年就死了,汉平帝刘衎即位,赵飞燕则被贬为庶人。   当时民间曾流传有这样一首童谣:“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琅,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说的就是赵飞燕,燕燕尾涎涎说的是姑苏赵飞燕的美貌,木间仓琅琅说的是她将当皇后。

回答5:

.....
......赵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