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为什么现在互联网企业这个时点提出新零售?
第一个变化就是互联网端的流量红利进入了中后期,现在所有互联网企业讲的都是时间的概念,没有企业还在讲增量的概念。因为中国的互联网渗透率超过了50%,大部分没上网的人短期也不太会上网,没有网购的人短期也不太会网购。
第二个变化是成本端的变化,现在一个品牌商开一个网店和开一个线下店成本是差不多的,因为网上原来有流量红利,但是现在营销费用、物流费用加上扣点。实体店是自带流量的,一个商品上一个货架去打广告,是需要渠道成本的。现在这两个成本已经差异很小了,从品牌的角度我也不一定真要上网开店。
总结一下,第一流量红利到了中后期,第二线上线下成本在平衡,所以阿里必须要到线下挖市场。
实际上线上的流量他是有鞭长莫及的地方,线下的流量是天然的,线上要获取永远要支付流量的成本。比如快销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里面快销品占5%都不到。因为快销品是即时性的需求,你在家里面突然想喝水了,即使京东到家,天猫超市,不可能马上5分钟就有水过来。
谁赢的几率更大呢?
线上可能更代表着对技术的追求,对效率的追求。线下的零售就是体验,其实好的零售就是效率跟体验两方面。 流派之争
盒马肯定是大热。盒马是平台的打法,平台做上来,流量做上来,线上比例要达到50%左右,基本上自营的东西比较少,甚至包括食品类的东西,消费特别慢的都是交给运营商来做。
第二个就是永辉,永辉超级物种的叠加面比较快,总部和地区结合以非常快的速度既迭代又快速发展。
第三就是其他流派的打法,像美团已经开出来了,京东应该是两家店同时在做,网易严选也算,本来生活也开了。
其实新零售这个领域,领军的就那么几个,但是入局的人越来越多。
周羽:零售无非四大业态,超市、百货、家电连锁以及专业连锁。每一个业态都会有他们自己的一套新零售打法。
相关资料:《中国新零售行业高层决策内参》
沃顿新零售。
MEMEMEMEMEME
在新零售大战中,线上巨头希望“收割”线下流量,优势是互联网思维、数据和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科技。线下商业实体或许比线上巨头更希望打通线上线下数据,获得更大的增大,它们的优势是场景、真实的流量和真实的基础设施。
线上巨头一面通过并购、自建无人商超来直接杀入线下,一面通过提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相关技术来构建各自的“新零售联盟”。这最终的目标也是数据和场景。
对于实体商业来说,上线是势在必行的趋势,但是谁也不愿意被“线上化”。所以,沃尔玛、万达、恒大这样的企业在技术升级方面下了大量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