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问题,请用高中知识解释(追+15)

2025-02-25 14:38:0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阳生植物>阴生植物
陆生植物>水生植物

呼吸速率的影响因素

不同植物种类,呼吸速率各异,一般而言,凡是生长快的植物呼吸速率就快,生长慢的植物呼吸速率就慢。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或组织,其呼吸速率有明显的差异,例如生殖器官的呼吸较营养器官强,生长旺盛的、幼嫩的器官的呼吸速率,较生长缓慢的、年老的器官为强,种子内胚的呼吸比胚乳强。这些都说明了呼吸作用与生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多年生植物的呼吸速率还表现出季节周期性的变化,在温带生长的植物,春天呼吸速率最高,夏天略降低,秋天又上升,以后一直下降,到冬天降到最低点,这种周期性变化除了外界环境的影响外,与植物体内的代谢强度、酶的活性及呼吸底物的多寡也有密切关系。

外界条件的影响

(1)温度

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温度对呼吸酶活性的影响。温度对呼吸速率的影响同对其他代谢过程的影响类似,首先是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增高而增高,达到最高值后,继续增高温度,呼吸速率反而下降。呼吸作用最适温度是保持稳态的较高呼吸速率时的温度。一般温带植物呼吸速率的最适温度为25~35℃,呼吸作用最低温度则因植物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植物在接近0℃时,植物呼吸作用进行得很慢,而冬小麦在0℃至-7℃下仍可进行呼吸作用;耐寒的松树针叶在-25℃下仍未停止呼吸。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总是比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高。因此,当温度过高和光线不足时,呼吸作用旺盛,光合作用微弱,植物就会生长不良。呼吸作用的最高温度一般在35~45℃之间,最高温度在短时间内可使呼吸速率较最适温度的为高,但时间较长后,呼吸速率就会急剧下降。这是因为高温加速了酶的钝化或失活。

(2)氧气

氧是有氧呼吸途径运转的必要因素,也是呼吸电子传递系统中的最终电子受体,氧浓度的变化对呼吸速率、呼吸代谢途径都有影响,当氧浓度下降到20%以下时,植物呼吸速率便开始下降;从呼吸类型来看,氧浓度在10~20%之间,无氧呼吸不进行,全部是有氧呼吸;当氧浓度低于10%时,无氧呼吸出现并逐步增强,有氧呼吸迅速下降。一般把无氧呼吸停止进行的最低氧含量(10%左右)称为无氧呼吸的消失点(anaerobic respiration extinction point)。从有氧呼吸来看,在氧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呼吸速率与氧浓度成正比,即呼吸作用随氧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但氧浓度增至一定程度,对呼吸作用就没有促进作用了,这一氧浓度称为氧饱和点(oxygen saturation point)。氧饱和点与温度密切相关,一般是温度升高,氧饱和点也提高。氧浓度过高,对植物有毒害,这可能与活性氧代谢形成自由基有关。相反,过低的氧浓度会导致无氧呼吸增强,产生酒精中毒,过多的消耗体内养料,正常合成代谢缺乏原料和能量;根系缺氧会抑制根尖细胞分裂,影响根系内物质的运输,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危害。

(3)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最终产物,当外界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时,脱羧反应减慢,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浓度高于5%时,有明显抑制呼吸作用的效应。植物根系生活在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加之土壤表层板结,土壤深层通气不良,积累二氧化碳可达4~10%,甚至更高,因此要适时中耕松土、开沟排水,减少CO2,增加O2,保证根系正常生长。

(4)水分

水分是保证植物正常呼吸的必备条件。干燥的种子,呼吸作用很微弱;当干燥种子吸水后,呼吸速率则迅速增加,因此,种子含水量是制约种子呼吸作用强弱的重要因素。整体植物的呼吸速率,一般是随着植物组织含水量的增加而升高,当受旱接近萎蔫时,呼吸速率会有所增加,而在萎蔫时间较长时,呼吸速率则会下降。

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除了温度、氧气、二氧化碳、水分之外,呼吸底物的含量(如可溶性糖的含量)多少也会使呼吸作用加强或减弱;机械损伤可促使呼吸加强;一些矿质元素(如磷、铁、铜、锰等)也对呼吸有重要影响。

回答2:

不同种类植物的呼吸速率不同,

一般旱生植物,生长缓慢,呼吸速率比水生植物低;阴生植物所处的光强度较弱,呼吸也较弱,呼吸速率比阳生植物低。

(可以结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公式http://www.cbe21.com/subject/biology/html/030205/20011/200111_435.html 这里有具体的)

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也不同,

一般在幼苗期、开花期等生长旺盛期,呼吸速率增高。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也不同,一般生殖器官比营养器官高,幼嫩组织器官比衰老的组织器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