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河北省的民风民俗?要原因,发展

2025-05-01 01:43:1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春节

春节,也称大年,为农历正月初一,是县内第一大节。过去人称春节为三元:岁之元、日之元、时之元。一元复始。“元是开始”。春为四季之首,一岁之冠,人们十分乐意从上此万事如意,大吉大利。所以,在欢度此节中不惜花销。从腊月中旬准备购衣购物,至下旬置办加紧,要粉刷墙壁,装饰房间,张贴年画,制办新衣。二十三,相传为灶神上天日,各家供麻糖(饴糖)清水、谷草、豆子,意思是让灶神吃了粘性麻糖可粘住嘴巴,到玉皇大帝那里不说坏话。草料是为灶神的骑马所供。后数日,便陆续张贴春联、窗花。二十七日、二十八日、二日九日不张贴,忌讳“七窟窿、八眼睛”——负债多,“九女星——不养男娃”三十日(腊月如小月,则二十九)为年春儿,整天吃好饭菜。傍晚清扫院落,挂红灯笼,邻居亲友欢聚,或包饺子、耍纸牌等,有的通宵达旦,谓之“守岁”。是夜爆竹时呜。大年初一,五更起床,点燃预先备好的柴禾,称之隆(点)旺火。这时各家烟焰张天,各种爆竹响彻天空。清晨,太阳未出,拜年开始,男女老幼着新装,到本村(镇)亲朋好友家拜年。之后到外地拜年,时间可延续到二月二。见面之后问“过年好”,并拱手作揖,受盛情款待。吃准备好的花生、瓜子、水果、烟、糖等,出门时挽留在家吃饭。长辈受晚辈拜见后要给晚辈(或只给小孩)“压岁钱”,尤其是新媳妇新女婿,倍受青睐。初一,妇女有忌针的习惯。到初五,有“过破五”之俗,天未亮前或晚上,要揭起炕席扫土,倒出时要放爆竹,意为送走了穷土;从街捏点土放到炕席底,谓之换富土。初六以后,闺女走娘家。二十、二十五日为“小添仓”、“老添仓”,以预祝五谷丰登,粮食满仓。

建国后,政府也重视春节,作好生活物资供应,节前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和爱国卫生运动。节中看望生产第一线人员、机关、厂矿、企事业等单位放假一天 ,同时还举办文娱晚会,以助兴。

元宵节

阴历正月十五日,叫元节,这天晚上叫元宵。有“二大年”之称。这天家家户户吃元宵,晚上主要街道上点火放鞭炮,悬挂各种灯笼(所以又叫灯节),带面具、耍龙灯、蹬高跷、游旱船工、扭秧歌,围观者甚多。这一天农村也挂灯笼。

二月二

阴历二月初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相传头年雨水停后,龙王休息,此时睡毕起身上天,准备下雨。地上的一些节肢动物,如蚰蜒、蚂蚁等开始活动这天人们要“剃头”,称“剃龙头”,意取吉利,长寿百年,幸福日子增多。多数人家要响炮,动油锅,吃炸糕或炸油饼等。意为油烟扩散的味道可以呛蚰蜒,使其难以生存或不危害人。

清明节

每年阴历三月间有一日为清明节。这一天为扫墓祭祖之日,人们提前一天上新坟(新坟指死后三年之内的坟),节日那天上老坟(老坟指死去三年后的坟)。上坟之前,蒸好供品馍馍,备好钱垛(纸制的鬼钱),儿孙们前往墓地扫墓时,将钱垛燃着,表示为死者送钱。之后,要填坟(因风吹雨淋坟土相应减少),填土以适当为宜。

清明节,也为怀念革命英烈的日子。建国后,机关干部和学校的学生,在这一天都要去陵园扫墓,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节

每年阴历五月初五,俗称“五月端午”,也称端阳节。相传为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日。此节人们有吃粽子的习惯,康保人民在吃粽子的同时还做凉糕凉粉吃。有的人还到野外捉蛤蟆,把墨块塞入其嘴中,挂在阴凉处晾干,称“蛤蟆墨”,遇有腮腺病,将其在墨台上磨成液状,涂在患处治疗。

七月十五

阴历七月十五日,又名中原节,俗称“鬼节日”。基本和清明节相同,也是上坟祭祖之日。夏去秋来,丰收在即,生者一般要为死去的亲人祭奠。民间有“七月十五哭哭喳喳,八月十五吃吃喝喝”之说。这天,人们将一日三餐剩余饭菜少许,放入一个碗中,在睡觉前,往碗中加入点凉水,再加微量小米,走出街门,朝坟的方向倒下,以示对死者的敬重。之后,女儿、孙女们嚎啕大哭。

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在康保为第二大节,民间十分重视。此时,庄稼基本收割,为了庆贺丰收,这天,家中外出的人赶回家,吃羊肉饺子、馅饼以及各种炒菜。到夜晚,在月光下全家团聚,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月饼水果。把事行准备好的大团圆饼根据家庭人数发成相应等份数,每人一块,意即大团圆,示意团结和睦。之后,可随便取食其它果品。节前,有赠送亲友月饼之俗。

腊八

阴历十二月初八,为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寺院取香谷及果实等做粥以供佛。后亦通行于民间。这天早晨,阳光未出,家家要吃红枣粥。富有之家吃八宝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红豆、去核红枣、栗子、花生米八样煮成。

新年

建国后使用公历,形成过新年习惯。新年(为公历1月1日),机关、厂矿、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较为重视,放假一天,改善伙食,并组织文艺娱乐活动。

回答2:

河北民风民俗列表
村田乐-拉碌碡
石家庄治家习俗

满族的祭索拨杆子
张家口民风民俗

六月初六姑姑节
冀南扇鼓舞

承德地区民俗民情
西河大鼓

五月十三送羊
河北传统节日介绍

二月二乞巧节
邢台龙灯和狮子舞

元霄节荡秋千
石家庄居住习俗

历史悠久的河北梆子
地方特色剧种:评剧

邢台旱船和太平车
鸡冠山下金鸡叫

回答3:

元宵节也叫灯节。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元宵节这天,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常...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古代人认为清明节地狱大门会跟阳间敞开 鬼会到阳间来3天 而墓地就是出来的地点 所以去烧钱 烧香 现在就是民风民俗拉 是对死者的挂念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 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艾节、端五、夏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