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71✀✀国内流行的传染病,大家知道多少?国家应该高度重视,不要像‘非典’严重时才提高警惕拜托各位大

2025-05-05 22:40:0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维中、北京儿童医院ICU室主任钱素云等专家介绍,肠道病毒EV71感染主要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物品密切接触传播,儿童和成人都可能感染,5岁以下儿童多发,环境卫生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诱导病发,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肺水肿、脑炎等,大部分病例病情较轻,可治愈。每千名患者中可能出现一名重症患者,少数患者会出现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 “之所以在阜阳出现如此大规模的疫情,一是因为皖北地区人口较为密集,同时流动性比较大;二是这些地区的卫生基础条件很差,容易感染病毒。此次发病特点是,年龄段普遍偏小,最大的患者11岁,最小的才1岁左右,其中2—3岁的居多;其次,发病地区分散,且主要在农村地区。”安徽省卫生厅厅长高开焰分析说:“早期之所以出现比较大的死亡率,主要原因一是发病急,很多儿童送到医院时,已出现了脑水肿、脏器功能受损等严重症状;二是病因难以确定,不得不进行尸体解剖。”但据知情人士透露,此前每年都有手足口病疫情,今年之所以尤其严重,他推测是病毒出现了一些变异,给预防和治疗增加了困难。 另外,安徽省卫生厅通告称,由于该病毒感染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等特点,再加上其传播高峰期在每年5月到7月,目前疫情仍然有向其他地区蔓延的可能。 如何预防肠胃病毒 专家强调,肠胃病毒EV71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但也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及早预防,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北京儿童医院内科主任医师董丽娟指出,由于EV71是一种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日常接触传播。如儿童可能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等引起感染;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因此日常生活中应做到以下几点:饭前便后要洗手,尤其是喜欢吃手的小孩子;勤晒家里的被褥等用品;尽量吃做熟的食物,少吃生冷食品,少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并注意观察幼儿的体温。 “患儿感染肠道病毒EV71后,开始先是发热,一般为38摄氏度左右,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表现。”李兴旺说,极少数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肺水肿、脑炎等,但所占比例很少。所以家长一定要留心,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就医。 托幼机构、小学等场所则要做好晨间体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小孩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相关部门。 事件背景:今年3月上旬以来,阜阳市多家医院陆续收治了以发热伴口腔、手、足、臀部皮疹为主的疾病患者,少数患者伴有脑、心、肺严重损害。经专家确定,该病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截至5月2日,阜阳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736例,痊愈1460例,死亡22例,重症30例,病危12例。 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是由肠道病毒EV71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 人群对肠道病毒EV71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澳大利亚和美国、瑞典一样,是最早出现EV 71感染的国家之一。1972年肠道病毒71型(EV 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1972-1973 年、1986年和1999年澳大利亚均发生过EV 71流行,重症病人大多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一些病人还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 71流行,仅保加利亚就超过750例发病,149人致瘫,44人死亡。日本是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发病较多的国家,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流行。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肆虐东亚地区。1997年以来,该病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大规模爆发流行,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而导致死亡病例增多,引起世界各国关注和警惕。1997年4—8月马来西亚共有2628例发病,4~6月死亡2 9例,死者平均年龄1.5岁。 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发现本病,以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广东等十几个省(市)均有报道。我国香港地区1987年发生过EV71流行。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病人中分离出EV71病毒,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从患者分离出2株EV71病毒。1998年我国台湾省发生EV71引起的感染疾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暴发流行,在6月和10月两波流行中,共监测到129106例,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死亡病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等。2000年5~8月山东省招远市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暴发,市人民医院接诊患儿1698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14岁,3例合并暴发心肌炎死亡。 EV71病毒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成人也可感染。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易发病。大部分病例病情较轻,可治愈。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及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4-9月份。传播方式主要有: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