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真正的教育,都是从父母自身的成长出发,教育最终都是自我教育。当父母能够成为以身作则,成为榜样,行不言之教,其实对孩子是最有影响力的。我们希望孩子讲礼貌,自己先成为讲礼貌的人。我们想孩子有意志力,自己先有意志力,能做到坚持不懈。我们想孩子喜欢阅读,自己是不是喜欢阅读呢。反之,我们不想孩子打人,自己就不要一言不合就上手。努力成长自己,疗愈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孩子也就自然成为更好的人。另外,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做有界限的父母,不越界,尊重孩子是一个独一无二和我们不同的个体和生命,信任孩子,给予孩子全身心的陪伴,在孩子伤心的时候倾听他,协助他找到自己的解决办法,在孩子有让我们不愉快的行为,我们恰当健康无评判不指责的表达沟通,在遇到冲突的时候公平地解决,看到孩子行为后面的需求,给予爱,让孩子活出真实的自己,绽放出他自己的潜能,我觉得这就是教育的真谛所在。
做好孩子的玩伴。不要时刻谨记我们家长的身份,其实在跟孩子相处的时候我们更多时刻应该以一种玩伴的身份出现,跟孩子一起玩耍,跟孩子一起做游戏,让孩子感觉到跟我们相处是那么的美好、自然,这样孩子就愿意打开他们的心理世界让我们知晓了。
首先,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没法做到完美无瑕。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以为的最好,不一定是对方想要的。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会崩溃的,做60分父母,正常的父母已经很不容易了。放过自己,也放过孩子,给彼此喘息的余地和自由的空间。
支持他的小爱好。如果孩子有某一方面的爱好,比如说喜欢弹琴、打球、下棋等,我们应该去支持他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是限制他的行为。他的小小理想能够获得我们的支持和鼓励,他很有可能会在未来的日子真的成为一名体育健康或者科学家、音乐家哟。
对孩子是不是最好没有绝对一说吧,你认为是最好的,孩子不一定喜欢,其实孩子的人生之路是孩子自己去走的,家长做好引导,支持,鼓励很重要,当孩子有困难时,鼓励孩子,让他树立信心。家庭教育很重要。我比较主张“原则坚定、细节放权”,底线不能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