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的治疗可以分为微创介入治疗、显微开颅手术夹闭两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动脉瘤大小、位置、破裂尙否进行综合判断。
微创介入治疗:
通过股动脉穿刺后,将导管顺着血管深入到颅内血管,然后采用特殊的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将动脉瘤进行栓塞,阻断动脉瘤的血流,避免发生破裂意外。具有治疗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
显微手术夹闭治疗:
对于不能采用微创介入治疗的脑动脉瘤,或者由于动脉瘤破裂造成较多出血的急诊患者,显微手术夹闭治疗通常可以收到确切的治疗效果。
BDG冬雷脑科从2016年开始进行巨大脑动脉瘤的密网支架介入治疗,是上海首批使用密网支架治疗动脉瘤的医院,创始人宋冬雷教授团队也是上海首批获得密网支架培训师资格的团队之一。
第二代密网支架技术3大优势,造福动脉瘤患者:
1.患者更安全:减少了患者脑部介入材料的填塞,治疗过程更简单,患者更安全。
2.长期效果好:传统巨大、复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治愈率在50-70%,全新密网支架介入技术可以将治愈率提升至95%以上。
3.术后恢复更好:对于巨大的脑动脉瘤产生压迫者,传统介入治疗不能解除占位,密网支架可解除压迫,患者预后更好。
1.颅内动脉瘤非手术治疗
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再出血和控制动脉痉挛等,适用于下述情况:①患者病情不适合手术或全身情况不能耐受开颅;②诊断不明确需进一步检查;③患者拒绝手术或手术失败;④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手段。
2.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颅内动脉瘤患者发生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应早期手术(夹闭瘤蒂或栓塞动脉瘤),术中采取保护脑的措施(甘露醇,巴比妥类药等),术后扩容治疗,目前对于脑前半循环动脉瘤及后半循环的动脉瘤,椎基底动脉连接部动脉瘤,小脑前下动脉及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手术,而对基底动脉及大脑后动脉第一部分的动脉瘤多等待其神经症状改善及稳定后再手术。
3.特殊类型动脉瘤的治疗
(1)多发性动脉瘤出血机会较单发者为多,故有人主张处理一个动脉瘤比不处理为好,全部处理比仅处理一个为好,此外,利用一个切口在一次手术中治疗所有动脉瘤对患者最为有利,如果瘤体相距较远,则需分期手术,分期手术应首先处理出血或有出血倾向的动脉瘤,根据影像学和临床症状的综合分析,约96%的出血动脉瘤能被分辨出来,对多发动脉瘤的处理与单发动脉瘤一样,手术死亡率亦相似。
(2)巨型动脉瘤约1/5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只能保守治疗,4/5能行手术治疗。
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方式如下: 1、开颅夹闭术:打开颅腔,找到病变的血管,用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开颅手术费用低,直视下手术,可控性好。但是手术创伤大,病变位置深的动脉瘤可能无法手术; 2、介入栓塞术:在大腿根部做穿刺进入股动脉,直达颅内动脉,找到动脉瘤,用特殊材料将其填塞。介入手术损伤小,并发症相对较小,但是费用较高。特殊类型、特殊部位的动脉瘤不能采用介入手术,需用开颅手术治疗。
脑动脉瘤的治疗方式有很多,一定要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对待,有的是可以通过介入的手术往里边填塞弹簧圈,有的也可以用于支架辅助进行治疗,有的也可以通过开颅夹闭的方式进行治疗,而有更复杂的话,是需要通过外科介入手术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