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胆囊息肉怎么办?

2025-04-07 12:38:3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胆囊息肉是指来源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是一种形态学诊断的概念,影像学检查常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从病理学的角度来说,主要包括胆囊息肉,胆囊腺肌增生症和胆囊腺瘤三种。
胆囊胆固醇息肉是最常见的胆囊良性病变,多发,带蒂,有强回声。如直径<10毫米,应连续追踪观察半年,如稳定不增大,则须定期检查;如果>20毫米,或者位于胆囊颈部的息肉合并胆囊管梗阻,以及伴有胆囊结石的,年龄>50岁的胆囊多发息肉的话,可以考虑胆囊切除手术。

回答2:

多发性胆囊息肉大多是胆囊壁上皮细胞基底膜内有胆固醇沉积的胆固醇沉着症,它是胆囊的良性病变,很少发生癌性改变。所以单发性息肉和多发性息肉相比较,单发性息肉的癌变可能性大,对病人的危险性也大。
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目前有什么特效药,当胆囊息肉小于10毫米,密切观察;胆囊息肉大于10毫米的主张预防性切除,内镜微创保胆取石,保胆取息肉。专科开展微创胃镜,保胆取息肉手术,取息肉,保胆囊,是目前最合理的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方法,还要注意低脂饮食,可以餐后喝德莆力柦舒茶,调理胆囊内部、清热调肝利胆法、以减少胆汁分泌,减轻胆囊负担。并非所有的胆囊息肉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回答3:

多发性胆囊息肉也叫胆囊息肉样病变,病理学包括胆囊息肉、胆囊腺肌增生症和胆囊腺瘤三种类型。其中胆囊息肉多为胆固醇息肉,直径小于1cm,常常是多发、带蒂,是一种良性病变。

胆囊腺肌增生症为无蒂息肉,多数大于1cm。有的仅表现为胆囊壁局限性增厚,胆囊腺瘤为肿瘤性息肉,可以恶变,被认为是癌前病变。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即胆固醇息肉,如果没有症状可以观察。对于后两种情况,胆囊腺肌增生症和腺瘤型息肉,如果直径大于1cm,有恶变倾向,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息肉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的,也需要手术治疗。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