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为什么能统治大清,没有人把她拉下来吗?

2025-04-05 19:46:1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清朝末期,政治腐败,外敌入侵,民不聊生,大清朝风雨飘摇,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女人掌管大权,统治大清长达48年,没有人把她拉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分析原因有两点,一是慈禧有很强的执政能力,二是因为有外敌入侵。

慈禧执政能力强这好理解。她26岁发动辛酉政变,扳倒了八大臣。八个政治场上的老油条,被一个二十多岁的黄毛丫头干掉了,慈禧的政治能力强可见一斑。


恭亲王奕欣号称鬼子六,他聪明睿智是公认的,辛酉政变有功被封为议政王,成为大清二号人物,在他的主张和运作下,洋务运动开展得风生水起,政治声誉一路飙升,遮了慈禧的风头,慈禧以对外作战不力为由,将奕欣革去一切职务,削去议政王封号,变成平民,回家养老。奕欣那么高的职务,还是皇帝的叔叔,慈禧轻松就把他收拾了,奕欣毫无还手之力。

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十一个省,规模不可谓不大。朝廷没有钱养部队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就让曾国藩办团练,致使湘军做大做强。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完全有实力颠覆大清。他没有那么做,而是解散了湘军,向朝廷表达忠心,这其中也有慈禧逼迫的因素。老佛爷心狠手辣手段高明,一般人不敢轻易违逆。

慈禧四十八年不倒,能力强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外敌入侵,矛盾转移到外部。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人们发现,天朝上国已经不复存在,中国太落后了,面对西方列强不堪一击。战争失败,割地赔款,屈辱的条约警示国人必须学习先进技术,发奋图强,这样就把一些仁人志士的目光引向了救国图存上。洋务运动就是这种形势下的产物。有能力的人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都去搞洋务去了,没把推翻慈禧政权当己任,而是把矛头指向了外国,赶走洋人。

义和团的宗旨本来是反清复明,面对外部侵略和内部矛盾,他们选择了抵抗侵略,改弦易帜,变成了“扶清灭洋”。


国内稳定才能发展,才能好好搞洋务运动,才能迎头赶上西方。所以,稳定成了第一要务。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都去平定,而且是全力以赴,就是这种想法。

历史上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一般十到二十年王朝必亡,清朝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爆发,到清朝灭亡延续了六十年,列强侵略,把矛盾引向了国外,这是最重要原因。

光把矛盾引向外部还不够,西方列强的军事实力和国家综合实力比中国强太多,他们要推翻清政府,大清也早亡了,西方列强和中原王朝周边的部落崛起不一样,周边部落是要颠覆旧王朝,西方列强只为掠夺财富而来,他们不想颠覆现政权,因为那样更不便他们掠夺。慈禧可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割地赔款为自己的权力续命。

互关互动,互利共赢!

回答2:

确实没有人能将慈禧拉下水,因为慈禧上位之时就将所有对手给清除了,并且还收买了各个大臣,将权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是当时清朝权力最大的人,任何胆敢反对她的人都会被剿灭,所以才没人敢把她拉下来。

回答3:

慈禧之所以能够统治大清,是因为慈禧太后的手腕很强大。她在朝廷培植了自己的亲信,因此没人可以把她拉下来。

回答4:

因为慈禧太后掌控朝中大权,再加上有自己的党羽和拥护派,所以没有人能撼动慈禧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