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什么听力下降却不愿佩戴助听器

2025-04-04 19:27:3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老人在听力下降后,通常会经历以下几个心理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否认

在发现听力损失的初期,绝大多数老人认为,听力损失并不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他们否认听力损失这一事实。

事实上,否认行为是一种防御心理的阶段性表现。针对这一时期的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我们需要设身处地的去了解其困境所在,帮助老人积极地度过“否认”阶段,而非强制其做出改变。

第二阶段:被动接受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人对待疾病的看法会逐渐由否认心理转变为被动接受心理。他们认为,看不见、听不清等身体变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必然发生的事实。
然而,被动接受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做出改变,大部分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仍然不愿对此采取干预措施。

坦然接受听力损失却不愿主动治疗的心理是老年人失去信心、不愿对听力损失做出任何改善的根本原因。
针对这一时期的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家人和听力师将面临更多沟通及交流,向该时期的老人普及更多科普知识,潜移默化地使其意识到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第三阶段:自我形象维护
到了这一阶段,虽然老人已经接受自己听力下降的事实,但出于相貌及外观考虑,一部分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认为,佩戴助听器会使他们看起来“异于常人”,他们并不想因为助听器而使自己的形象发生改变。
换言之,当其发现自己逐渐失去社会地位、可参与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少、无法紧跟时代潮流、周围朋友相继去世时,他们会有意识的维护自我形象,不愿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做出改变。

回答2:

很多人怕麻烦,并且不习惯。只要适应好了就OK了

回答3:

可能是思想观念的问题。

回答4:

一个是理念的问题一个是不习惯最重要的是怕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