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人,一个是马超,一个是诸葛亮自己,之所以不说破,是因为诸葛亮心怀天下,愿意为江山社稷贡献自己的生命。刘备去世以后,在白帝城将刘禅托孤给诸葛亮,诸葛亮尽心尽力地辅佐刘禅,没有生出取代之心,也就充分证明了诸葛亮的心胸宽广和对江山社稷的看重。
马超并不是一开始就归顺于刘备的,在此之前已经归顺了曹操、张鲁等人。这一点对于上位者来讲是非常反感的,也导致了马超虽然归顺刘备,但并没有得到重用。另一方面,马超更看重权力和享受,而且为了个人权力不管不顾。比如,马超的父亲马腾被扣押在曹操手里,马超竟然毫不顾及父亲的性命,依然兴风作浪。另外马超手中本来就掌握一定的势力,诸侯出身,更是刘备所顾忌的对象了。
诸葛亮全方位地掌握朝政、处理各种朝政大事,主要是在刘禅为帝期间。这主要是因为刘禅年幼被托孤,本身的能力也比较弱,所以对诸葛亮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刘备打江山时重视诸葛亮这样的奇才,如果成为天下之主,就希望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会猜忌智多近妖的诸葛亮。
刘备此人宽厚仁和,知人善任,但这是建立在三分天下,蜀国面临着魏国和吴国共同夹击的前提下。一旦局势改变,刘备自然会改变对待朝臣的策略和方针,这一点从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和开国功臣的关系中也可以了解一二,不过相信诸葛亮会为自己找好退路的。
看破不说破,大家都好过,如果老大的心思全都被你看破说出来了,会是什么结果?上一个这么干的人是杨修。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如果成为了天下的主人,那么他首先想要的就是杀掉那些功臣。
诸葛亮知道如果刘备成为天下之主,他必死无疑。
历史上得王位,往往都是狡兔死,走狗烹,若是刘备得了天下,刘封、马超必死,毕竟威胁到了刘备称皇,但在统一之前,刘备还是需要他们的。
诸葛亮作为人臣不可能万事都和刘备说,所以说有些事情看破不说破才是最好的,这样才能让刘备信任自己才能担任更大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