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条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

2025-02-23 11:56:4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商汤征伐夏桀的鸣条之战,发生在夏桀王十三年(前1766)。

夏朝从传说中的大禹的儿子启开始,中经太康失国,少康中兴,风风雨雨四百多年。自孔甲以后,国运日薄西山,再传三世,到了桀即位,已是气息奄奄。

桀即位以后,把国都迁到了太康住过的斟寻(今河南登封西北)。这个桀天赋很高,就是不务正业。他很聪明,无论什么东西,很快就能学会,但他只把聪明用在吃喝玩乐上;他很勇武,力气大得能把铜钩扳直,把鹿角折断,但他却把劲头使在游猎征战上。桀的生活荒淫奢侈,他日夜与妃子妹喜及宫女、宠幸们饮酒作乐。妹喜爱听撕裂绢帛的声音,桀就亲手撕给她听,逗她高兴。他用人驾车外出游玩,把老虎放到人多的集市中去,以观看人们惊恐躲避的惨状取乐。

有个大臣实在为夏朝的命运担心,就进宫边哭边劝道:“大王,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国家就要灭亡了!”

夏桀笑道:“我拥有天下,就好比天上有太阳一样。如果太阳能从天上消失,或许我才会亡国。”

老百姓怨声载道,指着天上的烈日骂道:“你这个太阳怎么还不快点灭亡!你要是灭亡了,我们就是跟着一起死也情愿啊!”

夏政每况愈下,而此时由殷(今河南安阳西)迁至毫(今山东曹县)的商族,在其首领汤的率领下逐渐强大起来。

汤做商族首领时,商人只有七十平方里那样大的一小块地盘,但商汤能够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他在自己日常使用的一个铜盘上,刻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几句话,表示要天天进取,不断进取。他很关心民众的疾苦,说:“人见水才能照出自己的影子,一个国家只有观察民众的情况,才能知道治理的好坏。”以民众生活作为施政得失的标准,无疑会使国家昌盛、发达起来,所以商族在商汤时代,力量迅速得到了增强。

汤很重视人才,对有才德的人,不论其出身贵贱,皆可以被重用。伊尹和仲虺就是他的左右手,一个出身低微,一个出身贵族,都被汤任命为相国。仲虺的祖先世代在夏朝做官,很有地位,因见夏桀残暴无道而投奔了汤,汤早就知道他的才能,遂任命其为左相。伊尹为有莘国的奴隶,是作为有莘国国君女儿的嫁妆,陪嫁到商汤来的。伊尹在向汤夫妇进献饭菜食物时,与商汤有了接触,便趁机向他讲述如何治国安邦、统一天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