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医理论的“阳不入阴”具体是指的什么?(这里的阴与阳是指的什么?)?

2025-02-22 08:54:2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阳不入阴是什么意思?阳在这里就是指能量,是空,是非物质的能量态的存在,阴是物质,是细胞,是器官。阳不入阴,从宏观上讲,就是阴实了,就是器官空间、通道过于充实了,满了,那么外来的东西就进不去了,也就是能量和营养进不去了。这很好理解,血管一定要空,血液才能轻松流动,如果血管塞满塞结实了,血液就流不动了。从微观上讲,就是营养和能量不能进入细胞,细胞无法获取能量和营养,时间久了,细胞就会恶性的营养不良,就会形成恶性肿瘤。
阳不入阴,就是阳气太旺无法平息成阴液,阴虚阳亢。常见的失眠症,就是阳不入阴的表现。人的体表有气运行,像人体外围的卫士,名卫气,卫气是固摄阳气的,它在人体体表不断地运化行走。白天卫气行在人体的阳分里,晚上则行到阴分里,就是行于阴经。阳气只要一入阴经,人就想睡觉。卫气在阴经中行走完,出离阴经的一瞬间,人就会醒来。阴是死物,阳是动力,是能量,只有通过阳气的推动和温化,阴液才能发挥作用,只有“阴得阳生”,才能泉源不竭。

回答2:

阴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表示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为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阴.
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既是将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阳性.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阴性.
中医中的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阴阳交感
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消长平衡
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上为阳下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阳主升阴主降,阳主出阴主入等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是一切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之一.阴阳偏胜(阴邪或阳邪偏胜)阴阳偏衰(阴虚阳虚)阴阳互损、阴阳转化4用于疾病的分析5用于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