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3知识要点和复习重点

2025-02-24 11:47:3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高中历史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历史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回答2:

高中历史必修三总复习重点知识点归纳(1、2、5、6单元)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列举先秦时期的儒家代表及他们的思想主张。 孔子的思想 :
核心:① “仁” 即“爱人”,“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政治思想: “为政仁德”,
以德治民。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伦理观:性相近。 孟子的思想: 政治思想:“仁政”思想;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伦理观:“性善论” 荀子的思想:政治思想:“仁义”“王道” ;民本思想:“君舟民水” ;伦理观: “性恶论”
2、列举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及其主张。简述宋明理学分别得到哪些新的发展。如何评价宋明理学?
1)代表及主张:
北宋二程(程颢、程颐): A、“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B、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C、
主张“格物致知”。
南宋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A “存天理,灭人欲” B、深化“格物致知” C、编著《四书章句集注》 南宋陆九渊:A、“心即理也” B、“宇宙便是吾心 C、反省内心可得到天理 明朝王阳明: A、王阳明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致良知”(核心);“知行合一” 2)发展:
北宋时期,儒家学融合了佛、道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理学。 明朝时王阳明吸取佛教禅宗的思想,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心学。 3)评价:
消极影响: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积极作用: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3、简述明清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代表人及主张、影响。
背景: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根本原因)思想上:八股取士,程朱理学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
代表及主张:
“离经叛道”的李贽:A、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B、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人的正当私欲 黄宗羲:A、抨击封建君主专制 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王夫之:具有朴素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影响: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4、前国家图书馆馆长、研究世界宗教的学者任继愈说:“儒学之所以能持续2000多年,主要是因为它不断地吸取新的内容。”试联系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儒学的发展。 ①战国时,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荀子吸收战国时期法家、道家等各家思想的精华,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3分)
- 2 -
②董仲舒揉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家体系;被汉武帝所接受,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3分)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3分
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儒学在三教融合中得到进一步发展;(3分)
④两宋时期,儒学从佛、道之中吸取了有益的内容,构建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成为封建统治的官方哲学(3分)
⑤明朝时王阳明吸取佛教禅宗的思想,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心学;(3分) ⑥明末清初,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批判继承了传统儒家思想,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深了巨大的影响。(3分)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简述古希腊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归纳古希腊人文主义代表及其主张。
背景:A、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繁荣B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主要原因)C人的社会地位的提高 代表及主张: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人的感觉,否定神的意志。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思想核心); 教育对美德同样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比较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异同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时间 14—15C
16C
17—18C
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性质
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反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解放
运动。 核心 人文主义
/
理性主义 内容
提倡“人性”,反对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
主张信仰上帝得救,否定罗马教会的绝对权威,国家权力高于教权。
提倡“理性”,旨在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追求民主、平等、个人
自由和法治社会。
影响
把人从封建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人们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作了思想准备。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
(1)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先哲从实际出发,研究人及人类社会,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道德,他们的思想主张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2)中世纪(5—14世纪)的西欧,宗教神学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人文主义思想几近湮灭。

- 3 -
(3)文艺复兴时期(14—17世纪),思想家们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宣扬新的资产阶级文化,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和幸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主义”思想重新闪耀在西欧的上空。(4分) (4)16世纪兴起的宗教改革,主张信仰上帝得救,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人文主义思想得到
进一步弘扬。 (5)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批判宗教迷信、封建制度和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强调人的尊严,追求自由平等、主张人权神圣不可侵犯,人文主义思想达到新的高度。
4、意大利文艺复兴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哪些的成就? 文学三杰: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十日谈》 艺术三杰: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大卫》;拉斐尔—《圣母子》
5、归纳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及其主张。
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著《论法的精神》 卢梭: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社会契约论》
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人非工具,主权属于人民;要自由也要自律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前期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答: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实践:开展洋务运动,创办近代
军用和民用企业,开设新式学堂等;特点是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
维新派:主张: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实践:戊戌变法;特点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激进派):提倡民主和科学;实践:开展新文化运动;特点是学西方的思想。 共同之处: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 影响: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最初表现为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报》发刊词正式将其阐述为三民主义
它涉及民族革命(民族主义)、政治革命(民权主义)和社会革命(民生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它指导民族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内容
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精神,
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

- 4 -
归纳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并指出这一学习历程的主流及特点分别是什么? 派别 时间 背景 代表 思想主张 实践 目的 意义 地主阶级抵抗派
19C四、五十年代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封建
统治危机严重
林则徐 魏源
师夷长技以
制夷

重新认识世界,寻找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启迪思想解放
地主阶级洋务派
19C60年代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面临内忧外患
李鸿章 曾国藩 左宗棠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
自强 开展洋务运动
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早期维新派
19C六七十年代
洋务运动的
展开;中国资本主义出现;西学的传入等
王韬
郑观应 主张发展民
族工商业;
实行君主立宪制;学习西方

/
为后期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 。
后期维新派
19C90年代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等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经济
戊戌变法
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资产阶级革命派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民族危机加
深;资本主义
得到进一步
发展。
孙中山
三民主义 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辛亥革命
挽救民族危机;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推翻了封建帝制;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激进派
20C初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等
提倡民主和科学。 新文化运动
宣传民主思想,实行民主制
度;发展资本主义 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无产阶级 20C初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十月
革命的胜利。 李大钊 陈独秀 毛泽东
宣传马克思主义。
成立中共;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争取革命的胜利,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特点: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学器物——学制度——学思想的渐进过程;由学资本主义到学社会主义。
共同之处(主流):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 影响: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回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