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是喜低温干燥的温带果树,要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的温度范围是年平均气温9—14℃,冬季极端低温不低于-12℃,夏季最高月均温不高于20℃,≥10℃年积温5000℃左右,生长季节(4—10月)平均气温12—18℃,冬季需7.2℃以下低温1200—1500小时,才能顺利通过自然休眠。低温时间不足,发叶、开花推迟而不整齐,有的花芽甚至不萌动,到了5月鳞片松开脱落,成为枯桩,严重降低产量;绝对低温低于-30—-32℃,又发生冻害。据调查,苹果在云南省不同海拔和温度地区的表现如下表。 表 苹果在云南不同海拔和温度地带的表现 海拔高度(米) 年平均气温(℃) 丰产性 果实品质 病虫害 生长规律 适宜性 1800以下 15以上 差 差 重 不正常 不适宜 1800—2000 14—15 中 中 较重 较正常 次适宜 2000—2200 13—14 较高 次优 轻 正常 适宜 2200—2400 12—13 高 优 极轻 正常 最适宜 在2200—2400米、平均温12—13℃地带,苹果表现好的原因主要是夏秋季积温足,紫外光线强,苹果表现丰产稳产,果色鲜艳,五棱分明,糖和维生素C含量高,含酸量低,果胶粘性大,风味好,耐贮性和耐寒性强。冬季低温足,果树能顺利通过自然休眠,花芽质量好,次年春季按时萌动,发芽、开花整齐,坐果率高,病虫害少而轻,所以是苹果的最适宜地区。海拔2000—2200米、年均温13—14℃紧接最适宜区的下带,是苹果的适宜区。 海拔1800—2000米、年均温14—15℃地区,冬温偏高,在“冷冬”年份基本能顺利通过休眠,次年表现较正常;在“暖冬”年份,不能顺利打破休眠,就会出现发芽推迟、开花不整齐、产量降低,所以是苹果的次适宜地区。海拔1800米以下、年均温15℃以上地区,夏秋温度过高,降温晚,不仅果实着色差,糖低酸高,而且枝叶猛长,营养生长期长,迟迟水落叶,花芽分化不良;冬温过高,休眠期低温时数不足,花芽不能顺过休眠,扰乱了正常生活规律而导致生理紊乱,次春发芽、开花不整齐,坐果率低,病虫害多而严重; 在海拔2400米以上、年均温12℃以下地带,又年积温和生长期温度不足,树变矮小,节间变短,果实细胞分裂数目少和膨大系数小,导致果小、皮厚、肉硬、糖低,均是苹果的不适宜地区。因此,发展苹果应选最适宜和适宜地区建园,才能充分发挥当地的自然优势和品种的优良性状,获得高产优质的果品,收到最佳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