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写给十四周岁的孩子的信怎么写

2025-02-22 23:11:4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要点:

1、可以写平常不好意思直接对孩子说的话,找出孩子不足,再找找自己的不足。

2、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和对孩子殷切的希望 

范文:

亲爱的儿子:

在你最后一个儿童节来临之时,在你踏上人生又一旅途之际,爸爸妈妈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向你表示祝贺,祝贺你告别了天真烂漫的儿童时代,正式跨入代表青春和活力的青年人的行列,祝贺你没有虚度这十四年的光阴,一路洒下了千万颗珍贵的未来的种子,祝贺你在阳光教育的熏陶下,已然成为爸妈心中的阳光少年。

为了这个特殊的日子,爸妈准备了好几个星期,绞尽脑汁想送给我们儿子一件最珍贵的、最有意义的礼物,它必须能勾起你美好的回忆,它必须能体现爸妈的爱意,它必须能指引你朝人生的正确方向迈进,于是,这本爱的纪念册就诞生了。纪念册汇集了从你去年生日那天直至今年生日爸妈所伴你走过的部分地方。

即使只是部分,如果你数数,你会发现竟然也有45天,如果算齐的话,估计应该有六、七十天,七八十个地方,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在节假日中,除了必须要完成的加班工作,你的父母几乎将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给了你。

而从你懂事开始,几乎年复一年你的父母就是这么做的,也不知道你是早已习惯了如此的生活,还是为拥有这样的父母感到庆幸?还有你知不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要那么做?

纪念册的最后,是去年给你的一封回信,字字句句都是爸妈的肺腑之言,字里行间,更有爸妈的一片希望,不知道你是否能够看出来?我们希望你每年能够把这封信读上一遍,我相信每年会带给你不同的体会。

儿子,我们爱你!永远!永远!

祝快乐!

写在xx年xx月xx日(14周岁生日)之际

回答2:

亲爱的儿子:
你呀呀学语的声音似乎还在耳边,你蹒跚学步的样子好像尤在眼前,你竟然已经14岁了,已经是一个帅气阳光的小伙子了。时光把我们的青春交到了你的手上,这是青春的接力吗,我们为你加油、鼓掌!

14岁是成人之道的开始。成人意味着责任和担当,担当起自我修身、践行正道的责任,担当起辅助家庭、孝顺父母的责任,担当起关爱社会、报效国家的责任。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从父母、家庭走进学校、集体,进而走上社会的过程。总有一天,你要离开我们,在人群中独立生活,在人海中自我把握。因此从现在起,你要更加自觉地理解与遵守法律、制度、纪律和公德,这是你成为这个国家合格的公民,并在未来纷繁的生活中保持清新头脑、保证言行慎独、抵御各种邪途诱惑的基础。同时,成人也意味着你开始比社会中的其他一些人更有力量了,所以,你需要更有爱心,对贫弱施以援手,对急难给予帮助。我们希望自己的儿子,既是谦谦君子,也是热血男儿。
14岁是成才之途的关键。谁不希望自己成才呢?但成才不是仅凭热切地期望或高调的口号就能实现的。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刻苦勤奋、不畏艰难、勇于磨砺才能成才。我们欣喜地看见,你理解了学习对于成才的意义,更加自觉努力地学习了,我们欣慰地感到,你懂得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有了时不我待的冲劲。我们还想对你说,学习的目的不仅是把知识变成记忆,更重要的是用知识充实你的头脑,从而加深对自然、社会以及生活的理解与思考,你会发现,知识给了你打开各种未知领域的钥匙,学习的过程就是你不断丰富自己的过程,你也会在学习中体会到更多的乐趣。

14岁是成功之路的启航。永远不要把成功当作终点,记得把每次成功作为起点。如果说昨天的你,还是个孩子在泳池里试水的话,那么今天14岁的你,就要开始启航,真正踏上成就理想、成功人生的拼搏之路。成功的道路注定不会是坦途,所以你会看到很多的人半途而废,希望你能不怕挫折失败坚持到底;成功的道路也未必都是车水马龙,希望你不要浮夸急躁随波逐流,而是坚定方向走好自己的路。作为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装备,你需要一个宽阔的胸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越能宽容待人的人,越能拥有朋友知己,越能发现别人的长处并学到别人的长处,也就离成功越近。

儿子,30年前,14岁的我们读着《少年中国说》,一句“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让我们内心激荡着理想和抱负。今天,我们再用这当中的一段文字来寄寓期望: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回答3:

随笔
今天收到儿子班主任老师的飞信,要求阅读《拥你入睡》这篇课文,并写一篇读后感给孩子。我打开儿子的语文课本,发现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全是著名作家对家庭生活的记叙,有的写母爱,有的写父爱,有的写兄弟之情,有的写父子之情,都写得细腻、感人,浸透着作者对于家庭、对于亲情的深刻体验。我想编写教材的老师之所以选择这些文章,是想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体会到浓浓的亲情,懂得无私的父爱和母爱,懂得父母的不易和艰辛,从而懂得感恩,更爱自己的父母,能够更加自觉地学习,让父母少一点担心,多一点欣慰。
儿子从小到大基本没有离开过我们身边,可以说是我和他妈妈一手拉扯大的。我们买了一堆育儿方面的书,照着书上写的一点一点的学习,精心照料着,儿子各方面都健康地成长起来,各项指标都超过了平均水平。儿子第12个月的时候就学会了说话和走路,走到哪里都是别人羡慕的对象。院里有一个孩子和儿子差不多大,他的爷爷隔几天就带过来和儿子比身高,比说话,比走路,每次都失望而归。看着儿子优异的“表现”,我们都很骄傲,心想儿子这么聪明,长大了学习成绩一定很好,不用我们操心。一转眼到了一岁零九个月,老人家里都有事,没人过来帮助看孩子,我们两人都得上班,怎么办?正好有个双语幼儿园接收这样的孩子。心想,别人能行,咱儿子肯定也行!儿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了,除了吃饭慢一点,自己会穿衣,上厕所。一狠心给孩子报了名。送他去幼儿园的第一天,我们对他说:“儿子,你必须去幼儿园,因为爸爸得飞行,妈妈要上班,没有人在家陪你,到幼儿园不要哭,要听老师的话!”儿子看着我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到了幼儿园,儿子果然没有哭,不像有些孩子,爸爸妈妈一走就嚎啕大哭。现在想起来,我们既觉得心疼,又为儿子感到骄傲。就这样,儿子上了四年幼儿园后,顺利进入了小学。儿子上小学后,成绩还算可以,但不拔尖。我们由于没有固定的休息日,给他报了几个课外班,看到效果也不是很好,也就没有一直坚持下去。练得最长的是跆拳道,从幼儿园一直练到小学四年级,所以儿子身体很好,两条长腿特别有劲。
儿子小时候,我特别想把我会的东西都教给他。教他打乒乓球,踢足球,打篮球,数学,英语等等。有时看他一时掌握不了就和他急,觉得怎么这么笨。现在想起来,一是教的方法有问题,二是孩子太小还接受不了,三是没有孩子一起玩。现在儿子还害怕我教他东西,怕我说他。我最生气的就是一件事说了很多遍,教了很多遍,儿子就是不当回事,仍然我行我素,继续着他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