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给予罚款的规定始于1988年3月9日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其中规定了饮酒、醉酒的人不准驾驶,并对饮酒、醉酒者给予罚款的规定,2004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被废止,并且加大了对酒驾、醉驾者的处罚力度。
首次将酒驾给予罚款的内容写入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该条例已废止)第二十九条驾驶非机动车,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醉酒的人不准驾驶;
丧失正常驾驶能力的残疾人不准驾驶(残疾人专用车除外);
未满十六岁的人,不准在道路上赶畜力车;
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和推、拉人力车。
第七十七条机动车驾驶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十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可以并处吊扣三个月以下驾驶证:
(一)逆向行驶的;
(二)驾车下陡坡时熄火、空档滑行的;
(三)驾驶未经检验或者经检验不合格的车辆的;
(四)驾驶转向器、制动器、灯光装置等机件不合安全要求的车辆的;
(五)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2004年5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3年版)相关条款对比: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
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如果是交警部门作出处罚的话,收到处罚通知书后自己交到指定银行就行。
酒驾之后事故多发的原因:
1.饮酒后驾车,因酒精麻痹作用,行动笨拙,反应迟钝,操作能力降低,往往不能很好地操纵车辆。
2.饮酒后注意力分散,判断能力降低。酒后的人对光、声的反应的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安全间距与行车速度,不能准确接收和处理路面上的交通信息。
3.饮酒后会使人的视野减小,视像不稳,色觉功能下降,导致不能发现和领会交通信号、交通标志标线,对处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
4.喝酒的人,大都觉得少喝点,或者自我感觉“良好”就没事,其实不然。喝酒后,在酒精刺激下,感情易冲动,胆量增大,过高估计自己,具有冒险倾向,对周围人的劝告不予理睬,往往做出力不从心的事情。
5.酒后易犯困、疲劳和打盹,甚至进入睡眠状态。
您好,酒驾罚款是一次性的,扣12分,驾照暂扣6个月,通过学习方可恢复驾驶。如果现在处于被扣状态,我们可以协助早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