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认为“柳絮”一喻更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有深刻的意蕴;
而“撒盐”一喻所欠缺的恰恰就是这种意蕴,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到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出处: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咏雪》。
比喻评论:兄子胡儿的比喻更多的是形似,而兄女的比喻则是神似,两人的比喻各有好处。本文通过写咏雪,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明智慧,才华出众。
在最后的公大笑乐, 一则表示谢太傅欣赏谢道韫的才华,另也有可能是谢安对这种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感到愉悦;而最后刘义庆在编著《世说新语》时还特别介绍谢道韫的身份,证明编者也十分欣赏谢道韫的才华。
你好
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柳絮因风起”的说法更好。
我也觉得“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柳絮”是轻盈的,“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
谢安认为“柳絮”一喻更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有深刻的意蕴;
而“撒盐”一喻所欠缺的恰恰就是这种意蕴,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到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从不同的角度描写雪,各有各的好处。
撒盐空中释义:把雪比喻成向天空中撒了一把盐,是从雪的颜色方面描写的。
柳絮因风起释义:把雪比喻成随风飘扬的柳絮,比喻了雪纷飞的感觉,是从雪的形态开始描写的。
出处: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咏雪》。
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