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大块朵颐”还是“大快朵颐”

2025-02-25 15:26:5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正确的是:大块朵颐。

正确仍为“大块朵颐”。(收录于词典)现多用为“大快朵颐”。(注意,此用法成语词典未收录)

大块朵颐,意思是指吃喝方面,形容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非常快活的享受美食。

块:应为注重大口之意。

朵,动。颐,下巴。朵颐,指动着腮颊欲食的样子。

大块朵颐:大口下咽,鼓动腮帮,即大吃大嚼,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

语出《周易·颐》:“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翻译:自己有着好东西不要,又看我吃东西觉得我的好,经不起诱惑,很凶险。

【引用举例】 王朔《顽主》:“你以为老外们一天到晚在干吗?不就蹩着到咱们中国来大块朵颐。” 

扩展资料:

朵是动词,而“颐”是《易经》六十四卦的卦名之一,因为其卦象是艮上震下,正好是一个口的形状,所以后来就引申成“嘴”的意思。朵颐就因此具有大吃的意思。

该词作谓语、定语;指吃喝、广粮。

唐·孔颖达《孔颖达疏》:“朵是动义,谓之朵也;今动其颐,故知嚼也”,指动腮帮进食。

翻译:朵是动的意思,所以称朵;现在动这脸颊,这就是嚼了。

近义词:狼吞虎咽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不上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个精光。”

回答2:

成语的正确写法是“大块朵颐”,形容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非常快活的享受美食。“大快朵颐”也有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的意思,不是成语,只是习惯用法,而且成语词典并没有收录在册,所以不推荐使用。

读音:dà kuài duǒ yí

出处:《周易·颐》:“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译:自己有着好东西,又觉得别人的好,经不起诱惑,不就凶险了)?”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

例句:裴慧翻出一罐午餐肉,大块朵颐起来。

扩展资料

近义词:

狼吞虎咽 [ láng tūn hǔ yàn ]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出 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不上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个精光(译:不一会儿 功夫,他已经快速的把东西吃了个精光)。”

例句:那个饿坏了的孩子,看到食物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反义词:

细嚼慢咽 [ xì jiáo màn yàn ] 慢慢地吃东西。引申慢慢去体味。

出处: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译:粮食越精致越好。肉类切得越细越好)。

例句:妈妈嘱咐我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回答3:

是大快朵颐。正确的写法都是这样的。虽然大块朵颐也可以做词,但是两者的意义不同。大块朵颐,是指大团的,大块的吃,另种则是指能舒坦的大块吃

回答4:

大快朵颐,为谓语、定语词。指吃喝方面,形容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非常快活的享受美食。
“大快”,即非常痛快;朵,是动的意思;颐,脸颊(腮颊)。 “朵颐”一词出于《易经》“观我朵颐,凶。” 疏:“朵是动义,谓之朵也;今动其颐,故知嚼也”,指动腮帮进食。

回答5:

没弄清楚就不要乱回答。大快朵颐才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