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家亡之际,坐拥八十万大军的左良玉为什么坐视不理?

坐拥八十万大军的左良玉为什么坐视不理?
2025-04-06 09:34:2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我觉得应该是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左良玉怕死不敢出兵,第二就是左良玉怕崇祯皇帝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当时形势紧迫,能够救驾成功的、稍微大一点的势力只有左良玉的八十万大军了,所以崇祯皇帝基本是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了,但是左良玉却坐视不理迟迟不肯出兵,最后逼得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了。其实左良玉内心是不想去救的,他有自己的私心。

众所周知崇祯皇帝这个人是生性多疑的,而且刚愎自用、过河拆桥确实是他的风格,袁崇焕就是个明显的例子。当初袁崇焕兢兢业业一心辅佐崇祯,但是最后却被崇祯杀掉了,没有落得好下场。左良玉大概是怕自己会像袁崇焕一样,拼了性命救驾成功,最后崇祯皇帝不领情还是要除掉自己,毕竟他手握大军势力不小,所以他内心应该是不想去救的。

再者就是左良玉不敢出兵。左良玉这个人比较爱财,当初李自成起事的时候,崇祯皇帝就派人给左良玉送去五十万两白银让他攻打李自成,但左良玉根本没有什么作战才能,刚上阵就惨败了,然后就一直逃跑,一边逃跑还一边烧杀抢掠,简直是可恶至极。所以左良玉应该是怕失败被擒,或者是怕战死,就不敢出兵。

其实不管是哪种情况,左良玉都不该见死不救,既然身为人臣就应该尽忠职守,于情于理左良玉做的都不对,他也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落得遗臭万年。

回答2:

左良玉可能年轻的时候还有点廉耻,势力做大了就没了节操,当军阀头子一方霸主,只关心自己利益,不在乎国家存亡,八十万大军也不过是要挟朝廷的资本,除了几万战兵,其他都是胁裹的壮丁,本身有没有指挥才能,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兵越多越难指挥,一个小失误就可能出现大溃败,所以部队多只是左良玉谈判的资本

回答3:

可能是崇祯帝太过于刚愎自用,左良玉害怕自己如果真的出兵相助到最后,只会落得惨死狱中的下场,他只能选择坐视不理。

回答4:

我个人感觉他并没有坐视不理,虽然名义上说它拥有80万大军,但实际上听他的并没有几个人,他就算想出力也没有办法,因为他根本指使不动那些人,所以他才坐视不理的。

回答5:

当时虽然有80万大军,但是实际上听他的指挥的几乎没有多少人的,只有他的直属部队而已,各级将领相互不满他的指挥的,因此无法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