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死后,是不是唐朝又迁都西安

2024-12-04 20:04:2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武则天的一生可以说是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两座都城的协奏曲。她在永徽六年(公元655年)被册封为皇后后,就不断随高宗往返于两个城市之间。

当两人第七次移驾洛阳时,高宗驾崩,此时的她竟兀自留在东都洛阳,让高宗的灵柩独自返回长安下葬。

年入花甲的则天皇后早就厌倦了这种候鸟迁徙般的生活,高宗一死她立刻决定正式“迁都”洛阳,此之后到中宗复辟的二十多年里洛阳一直是中华民族唯一的政治中心。

洛阳到底对这个政治女强人有何读到的吸引力?历史近千年的古城长安缘何能让她弃若敝履?

按照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元芳的看法,武则天迁都是中了袁天罡“河神献碑”的阴谋。也有野史记载,武则天在长安的皇宫中总能在夜半听到死于她手的嫔妃哭泣,致使女皇夜不能寐。

但实际上,武则天迁都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两个字:“就食”。所谓就食,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前往洛阳吃饭。

在西晋之前,中国的农业重心一直都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一代,期间虽伴随着战争和环境变化等因素有所变动,但是一直都在黄河一线东西移动,从未向南越过淮河。

南方的经济虽然在三国时期得到了发展,但是中原的粮食产量依然大幅领先。

由黄河冲击形成的平原是耕种的绝佳所在,虽然黄河每隔几年就会泛滥成灾,但河水退去之后沉积的淤泥为种植农作物提供了充分的养料。

所以洪水一退,人们又返回河流沿岸重新开垦,全不在乎河水的再次泛滥。人们不惜冒着黄河泛滥的风险在沿岸平原种植生产,不难推测这里的粮食产量比其他地方高多少。

首都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聚集了农业国家中大部分不事生产的人口。

这其中包括政府部门里的官僚胥吏,还有服务于官僚和皇族的家仆眷属。在西汉时期,长安城内及城郊的人口高达40多万,到了唐代,长安城的人口更是高达150万。

为了满足这些人的饮食,长安只能依靠周边地区“供血”。

直到隋朝以前,北方地区都能为帝国心脏提供充足的物资供应,所以无论是秦汉还是西晋,都将政治中心定位在黄河中下游一带。

但是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聚集在政治中心的人口越来越多,光靠中原地区的粮食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长江流域的农业也有了大规模的进步。

在三国时期,长江流域的农业就开始了腾飞,到了隋朝前后,长江流域的谷物产量已经超越黄河流域,南方取代北方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大粮仓。

如何将南方生产的粮食运到北方成了当权者最大的问题。

古代没有现在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网,牛拉马拽的陆路运输不但耗费时间,还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如果用陆路从江浙往长安运粮,光是牲畜需要的粮草价值就几百倍于粮食货物。

而到了水面可以利用流水和风做动力,虽然遇到湍流或者浅滩需要纤夫拉纤,但是其耗费已经极大压缩。

在没有铁路交通之前,水路运输一直都是大陆内部最为经济的运输方式。为了能将南方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北方,中华民族刚从南北朝的分裂局面中走出来就开始开凿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呈辐射状,中心在洛阳。运河的南部脉络达到江浙,北部则达到北京。通过隋唐大运河,南方出产的粮食、丝绸、瓷器等物资耗费极小的人力资源就能运往洛阳,再通过陆路从洛阳转运到长安,满足都城居民的生活所需。

从隋朝开始,到清末建立连接南北的铁路线,隋唐大运河及元朝在其基础上开凿的京杭大运河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经济命脉。

有了大运河之后,都城长安的“供血”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从秦朝开始使用、中原本地生产依靠陆路运往长安的陆运系统。第二部分就是生产于长江流域、依靠水路运往长安的水运系统。

在隋唐,每年春季伊始都会有一大批装满粮食的漕船从扬州出发,经过近两个月的航行在四月左右从淮河进入汴河。

但是到了汴河之后这些漕船却会赶上汴河每年一度的枯水期,于是从汴河到黄河又要经过近三个月时间。

在来到黄河入口之后又赶上黄河的丰水期,待黄河水位线下降之后已进入八九月份,此时这些漕船才能沿黄河西上。

但是这些漕船的终点却并不是长安,而是洛阳。

在洛阳同陕州之间有一道天堑:三门峡。三门峡位于崤山怀中,此地河流湍急,水中多砥柱石。

通过三门峡的船十有八九会被肆虐的河水吞没,想要让远道而来的粮食到达长安,只能依靠陆路转运到陕州,绕过三门峡,然后再装船运到长安。

汉代的漕船载重往往能超过十五吨,一船的粮食需要五六十辆牛车转运。而且转运途中还需要供应牲畜草料和支付大致相同数量赶车人的费用。

所以从洛阳到陕州这一段三百里的陆路花费了全部交通费的一大半,这部分花费远远超过了粮食的价值。

为了降低为都城提供粮食的成本,唐朝皇帝只能不定期的带着文武百官和家眷仆人来到洛阳“散心”。

在唐高宗咸亨年间有四十多个州郡出现天灾,中原地区的粮食产量直线下跌。

中原本地陆运和南方江浙水运的两条腿直接断了一条。两条腿走路变成一条腿蹦跶,想要单独依靠江浙粮食供应首都运行成本太大。

为了不让文武百官和后宫眷属挨饿,唐高宗和武后只能带着文武百官从长安来到洛阳就食。

随着唐朝的发展,政府的官员越来越多,依附在政治中心的服务人员更是爆炸性增长。

只要三门峡的天堑一天没打通,从洛阳到长安这段运输只会造成越来越多不必要的浪费。

有了这个主要原因,武后才决然把洛阳扶正为神都。

而帝国航运由三门峡造成的问题直到玄宗时期才得到解决,通过在三门峡两侧建立港口仓库,转运的陆路距离缩短到了十八里。唐玄宗这才能和杨贵妃安稳的在长安缠绵,不需要定期到东都洛阳“度假”了。

唐朝第一次迁都至洛阳,是因为武则天登基做了皇帝,改“唐”为“周”,定都在洛阳,名义上不算迁都,而应该是“定都”。但是武则天的登基并没有造成朝廷太大的动荡,并且“武周”只存在了一世,所以很多人觉得武则天就是唐代的皇帝,其实个人觉得不是,按照朝代算,武则天算是开国皇帝,建立的是自己的朝代“周”朝!但很多史学家不承认武则天的“周”为独立的朝代,而是唐朝的一部分,因为武则天最后还是传位给了李显,并没有传位给武氏族人,所以武则天算是为李唐守江山,只因为她姓武不姓李,所以无法沿用“唐”的国号,只好自己建立“周”···武则天退位后传位给其儿子李显,李显登基后又将“周”改为“唐”,武则天驾崩后,李显才正式宣布迁都回长安···所以一定要算是迁都的话,也是李显在洛阳登基,将京都迁回长安。所以如果要问迁都的原因,那只能算是“朝代的更替”了。虽然更了一下,又更回来了!京都也是迁了一下,又迁回来了!

第二次迁都是在唐末

公元904年,在位的皇帝是唐昭宗李晔(867~904)。当时的唐政府已经名存实亡,唐昭宗根本没有实权,一直是藩镇手中的傀儡。唐昭宗被当时最大的藩镇朱温控制着。朱温为了篡权,先杀掉宫里所有宦官,再不顾大臣反对迁都洛阳,接着镇压各地藩镇,最后又于天佑元年(904年 )杀害了唐昭宗,立唐昭宗的第九子李柷为皇帝,仅仅三年后,李柷被废,次年被杀,享年17岁,唐朝灭亡了。

所以,唐朝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也称“大周”。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