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仅,字彦能,文彦博认为他很有才能,部使者发通告调他到别的郡,文彦博说:“像郑参军这样的人怎么能屡次下令外调?“上奏改任为司法参军,升任冠氏令。 黄河在府西决口,连夜下达檄文征调民夫抢险,郑仅当时正在批阅保甲户籍,批阅完成后就立即出发,比其他地方先到,随即就堵塞了决口。使者怒气冲冲地弹劾他,留守王拱辰在朝廷上争辩说:“要是没有冠氏,城里的人就都变成水中的鱼了。“最后还是获罪罚金。当时河朔地区发生饥荒,盗贼兴起,唯独冠氏没有出现盗贼,而且盗匪也不进入境内。别的地方捕获到了盗贼,审讯他们,盗匪就说“郑冠氏仁义,所以我们相互告诫不去侵犯。“ 之后当了福昌县的知县,又正值饥荒,全力救济,没有百姓流亡。
改任庆州知州,各部队大多去追杀老弱敌人,拿他们的首级申请奖赏。郑仅下命令能活捉老弱的奖赏一半。有一个归附的羌人追击敌人,碰到一个老人,不忍心杀,生擒过来一看,竟是他的父亲,相抱而哭,全军都受感动。 当时各路争相进军讨伐上奏捷报,唯独郑仅保卫境内而不挑起事端,外寇也不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