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和清政府抵抗态度暧昧有很大关系——1900年5月28日,八国曾经以保护使馆的名义提出向北京增兵,清政府居然同意,之后截至5月底增兵北京750人。可见清政府抵抗意志已经很弱。 2.大沽炮台的进口火炮虽然发挥了作用,击沉6艘战舰。但随着长官阵亡,士气随后崩溃而失守。可见当地官兵战斗意愿不强。当时中国的自制火炮重量大、炸膛率高,精度、射程都不及洋人的野战炮,所以海防一旦攻破,陆战基本不能指望火炮发挥太大作用。 3.当时清军确实装备有少量加特林机枪和洋枪,但数量少。而且,不得不承认当时的国人并不会使用洋枪,战术混乱且有乱射(士兵不瞄准即发射,把步枪当二踢脚用)的特点,从攻打西什库教堂一事可见一斑。再加上清政府没打算调集重兵抵抗,所以战事失利也是正常。
其实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时候,清军在武器和人数上都有优势,而且呢八国联军是远道而来,他们也不熟悉中国的地理环境。导致中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还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