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在战国时期确实是最弱小的国家,甚至比当时中原地区最小的韩国还要弱。他之所以能够在战国时期存在的时间最长,是因为它的历史非常悠久,底蕴深厚。
燕国剧照
作为西周的开国诸侯,燕国存在的时候和周王朝是一样长的,它的开国君主召公奭更是西周的姬姓王族,历史底蕴相当深厚。
同一时代的战国七雄在底蕴方面是无法与燕国相提并论的,秦国作为东周的开国诸侯,也它晚了整整一个时代;韩赵魏三家是瓜分了老牌诸侯国晋国而成立的新型诸侯国;齐国也不再是当初周天子分封的姜姓齐国,而已经是被田氏夺取了政权的新齐国,只不过是国号没有更改而已;而楚国则是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自立为王,与曾经周王朝分封的楚地大不相同。
之所以弱小的燕国能够成为存国时间最久的诸侯国,与燕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它采用的存国政策也有很大的关系。
燕国处在当时中原地区的最北端,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两个邻国,一个是赵国,另一个是齐国,北方则是匈奴等少数民族势力,燕国的土地情况并不乐观,没有开发的荒地比比皆是,土壤不肥沃,在生产水平相对低下的战国时代,燕国的领土不具备着太大的实际作用,再加上地处偏远地区,对其用兵相对比较困难。
剧照
这就导致少有国家会对燕国采取重大的军事行动。而且燕国与战国历程中先后强盛起来的大国都没有直接相邻的土地,战国前期的魏国、战国中后期的秦国,这两个国家与燕国之间距离遥远,出兵燕国的难度很大。
而且就算占有了燕国的土地也未必能够获得实际的使用权,可能更多的是为赵国和齐国这样的燕国邻国做嫁衣,算起来是得不偿失的,再加上本身贫瘠的地理条件,燕国所处的外部环境相对比较安全。
战国局势图
并且当时属于燕国控制范围内的辽东地段地理条件十分复杂,可以说是燕国的一条后路,荆轲刺秦之后,王翦挥师北上伐燕,燕王喜正是通过带领燕国残部退据辽东地段才得以守住燕国最后的社稷的。
燕国依靠浓厚的底蕴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上不断地运作和外交手段在乱世之中坚守到了最后。
1.地理位置偏僻,在最北方。争夺最激烈的还是中原。
2.存在八百年这点,一直是燕国自己在强调。彰显自己是有实力的国家。
3.气候太恶劣了,攻打燕国首先要克服天气寒冷这个问题。
要不是荆轲刺秦,燕国应该是最后一个被秦灭掉的国家。
我认为凭借的是他们国家的团结,因为他们国家知道自己实力比较弱,所以他们团结一心,共同抗敌。
燕国当时地理位置偏远,其他国家如果攻打燕国会得不到好处,所以燕国一直活动了战国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