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群运营:家长群怎么做场景触发?

2025-04-23 00:55:2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 明确的触发场景——固定时间

 

掌嗨运营顾问分享,既然要培养家长的期待,你首先要知道人不可能一天24小时都有期待,而且每个人至少有十个左右的群。所以,你不可能占有家长的所有时间,也不要指望着家长对你全天候保持期待。

 

那我们怎样做到让家长在被占据期间,对家长群充满期待呢?这就需要我们设计能够触发他们期待的场景。

 

最简单的触发场景是“时间”,通过固定时间来触发家长的期待。

 

比如“槽边往事”的天空图是每天早上8:20准时推送,“罗辑思维”发语音的时间大约是 6:30,公众号的发文时间是17:30。

 

所以,你需要把你的活动固定下来。

 

比如周一发文章分享,周三话题讨论,周五来个红包福利等,不要想一出是一出,活动太随机,没办法培养家长的期待,反而会造成这个群很随意的感觉,接下来可能就会出现各种灌水、广告,防不胜防。

 

 

2. 明确的触发场景——具体事件

 

除了固定的时间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场景呢?

 

某个“具体事件”也可以成为能够激发期待的场景,就好比你精神状态好时不在意,但当你困了累了的时候,就会来一罐红牛提神醒脑。“困了累了”就是具体事件。

 

家长群可以怎么利用“具体事件”呢?

 

比如,我们可以在学生每次月考后,在群里进行试卷分析、在学生各个节假日放假期间分享复习计划和资料等。

 

这里的“月考”和“法定节假日”就是“具体事件”,长期下来,家长就会形成每次孩子月考后就来群里找试卷分析,每到孩子放假就来找复习资料的习惯。

 

所以,我们要通过固定的时间或事件作为触发家长的场景,从而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我们仪式化的活动中去。

 

 

3.设计互动活动

 

比如PK并及时反馈形成1x3的网络效应

什么是PK并及时反馈形成1x3的网络效应?

比如,让孩子之间去PK找到几十个数所使用的时间长短。让每一个家长邀请两个人,三个人一组来PK,看谁成长得最快。

 

妈妈们都是喜欢玩数字游戏的,当她们带着孩子PK的时候,你可以给她一些精神上或物质上的激励,比如小红包,比如晒图得积分。

 

“晒”是人性的一部分,她这样一晒就停不下来了。这样的比赛就形成了1x3的网络效应,这样的群就会发生裂变,群成员数量就会有个飞跃式的增长。

 

掌嗨案例分享:一个小技巧案例

 

如果你在自己群里,做注意力培养方面的话,你可以这么说,你即将给大家分享一个方法,可以让孩子三个月之内改掉马虎粗心的习惯,相信社群里的家长肯定都会很兴奋。

 

90%以上的学生都有马虎粗心的坏习惯,是不是意味着90%的家长都会报名参加呢?有的家长并不会太上心。

 

我会让每一个家长邀请两个人,三个人一组来PK,看谁成长得最快,这时社群也在发生着裂变,家长之后就会每天在群里晒图。

 

家长群存在的目的绝对不是代替原有的电话和面谈家长会,而是创造更多的与家长沟通的机会和理由。

 

与家长沟通的最好方式还是面谈,其次是电话,再其次才是社群。

 

效率的提高不应该带来效果的下降。定期的微信群家长会,做好了可以成为正式家长会的有效补充。

 

培养家长的机构品牌依赖、降低教师个人口碑招生比例以保证整个教学秩序的稳定性,掌嗨社群给予了教培机构非常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