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应该多表扬还是批评 自由辩论

2025-05-04 20:42:3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新课程倡导表扬与鼓励,但还需有恰当的批评与惩罚。
表扬与批评是一对反义词,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表扬是“对好人好事公开赞美”,批评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出优点和缺点”;二是“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通常情况下,人是喜欢被表扬或是说听到表扬会很愉快的;对批评就不大喜欢甚至于讨厌,虽然“忠言逆耳利于行”,但人们听到批评往往心里不太舒服,常有脸红之外在表现。据专家研究,人们一旦听到批评,心跳频律会加快。血液循环快了,自然就会出现“脸红脖子粗”之现象。一个人倘若能时常听到批评的声音,不但有利于其健康,更会利于其成长;如果拒绝批评,一味喜欢听表扬或对别人的歌功颂德赞歌很受用,那就很危险了。所以,新课程倡导多表扬少批评。
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每个孩子都喜欢得到老师或者父母的表扬与鼓励,表扬与奖励是对孩子的好思想品德和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使受表扬和奖励者明确自己的优点和好处,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扬。孩子是富于好胜心的,他们十分喜欢表扬。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把“好称赞”列为孩子的天性之一,要求儿童教育者特别予以重视。应当说,好表扬是孩子积极向上的品性的表现。作为老师大家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班级里总有几个学生既不惹是生非,又不勤奋上进,虽然学业平平,却也不名落孙山。一般情况下,这样默默无闻的学生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在育人的工作中,教师应注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细心观察,捕捉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
批评与惩罚是对孩子不良思想品德和行为否定的评价,目的是使孩子克服缺点和错误,帮助孩子分清是非,明确努力方向。孩子往往不喜欢批评,受了批评易灰心丧气。其实,这也是他们幼稚、不成熟的表现。批评与表扬,惩罚与奖励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发扬好的改正错的,以便更好的前进。当然,批评的话不像表扬的话那样好听。这就要让孩子明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只有能够对你直言批评的人,才是你真正的良师益友。老师在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一个机会,结果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我们教师以人为本,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善待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在教育的蓝天下健康成长。
教师在对学生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应通过表扬来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肯定孩子的成绩,甚至在引导孩子克服身上某些缺点的时候,也可以巧妙地运用“表扬”的方法。
二要公正合理,切合实际。对孩子的批评、表扬和奖惩,要做到公正合理,切合实际,家长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对突出表现,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与奖励;孩子确有错误时,才给予适当的批评或惩罚。表扬时要指出不足之处,批评时不要全盘否定。
三要教育孩子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要使孩子懂得,表扬与奖励只能说明某些事做对、做好了,而并不说明其他事情都做得对、做得好。在表扬孩子的同时,要教育孩子保持谦虚。要教育孩子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正确批评,并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把它当成前进的动力.
在教育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孩子很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批评太多无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现在在教育教学中采用最多的是表扬,批评用得比较少,孩子们比以前更喜欢我,也更喜欢我的课堂教学了,教学效果也得到很大的提高.老师们,父母们,你们也来尝试一下多表扬,少批评的教育方法吧,看看效果是否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