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山海经当中的神兽应该也有过真实存在的,因为在山海经的记载当中还是能看到现在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动物的身影,就比如老虎,狮子什么的,就是将这些动物夸张化了而已,但是那些拥有神力的一些神兽却是不存在的。
而且,因为这本书的年代实在是太久远了,已经无法去证实了,而且当时编纂这本书的人也很多,不完全是出自一个人之手。另外在那个年代,要想在一本书中囊括这么多的神兽,那肯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除了知道的一些神兽以外,其他的那些神兽,基本是依赖于民间传说的,而很多的民间传说中的神兽都是不存在的。
但是也有一些是事情可以说明山海经当中的也不全是神话,在《山海经》中曾经提到东方的某个国家会用鱼皮做衣服。这在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中的到了印证。曾经有一个节目介绍了世世代代用鱼皮做衣服的少数民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门技术已经失传,甚至绝技了,虽然现在见到的少了的,但是不代表没有真实存在过。
还有就是金沙遗址出土的玉料呈色丰富多彩,大家都知道四川是不产玉的,但是这大量的玉是从何而来的呢?原来这玉大多就来自岷山山区,而在山海经当中也是提到过岷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珉”所谓的“白珉”就是一种玉。
所以,山海经当中也不全是神话故事,但是如果要说山海经当中是否有真正存在过的神兽,就不为人知了。
《山海经》记载:驺虞(zou yu)如虎,五色具。一曰尾长于身。出孟山,亦出鸟鼠同穴山,日行千里。《说文》解释“白虎黑文,尾长于身,食自死之肉,不食人。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白色的老虎,黑色花纹,尾巴比身子还长,主要以死去的动物为食,不吃人。从这个解释来看我们大约可以确定驺虞就是雪豹。如今雪豹生活在中国天山等高海拔地区。
雪豹
《山海经》记载:杻阳之山有兽,状如马而白文,头如虎而长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字面解释为形状是马的形状但头缺长得像老虎一样,它发出的声音很有节奏,像歌谣一样,其次,在《山海经图赞》解释“鹿蜀之兽,马质虎文,骧首吟鸣,矫矫腾群。佩其皮毛,子孙如云。”说明了鹿蜀是一种群体性动物,有着马的外表和老虎的纹路,非常的矫健,它的繁衍能力也是很强的。这足以说明这种鹿蜀就是我们现在的斑马。
斑马
《山海经》记载:嶓冢之山,其兽多罴(pi)。可以理解为在陕西汉中境内的某座山上,有很多猛兽。《尔雅》解释“罴如熊,黄白文。”意思是这种猛兽多长着黄白色的纹路,郭璞注解《山海经》时解释“似熊而长头高脚,猛憨多力,能拔树木。意思是像熊一样头长,脚高,行动憨厚,但力气很大,力气大到可以拔起一棵树,由此可断定罴就是人熊。
人熊
山海经中很多神兽都是真实存在的,比如说书中的驺虞,其实就是就是雪豹。
大多都是真实存在的,随着地球不断的变化,生物也跟着进化,就逐渐消失在世界上,但是有他们存在过的化石足矣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