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的意思。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拼音:[lǚshìbùshuǎng]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冷生》:“言未已,驴已蹶然伏道上,屡试不爽。”
释义:话还没有说出来,驴子便已经把蹄子收在腹下葡伏在道路上不走了。
示例:考试前对错题进行分析总结,就能避免在考试中再出现错误,靠这个方法取得好成绩,屡试不爽。
反义词:屡战屡败
近义词:屡试屡验
意思:多次试验,都很灵验。验:有效果。
拼音:lǚshìlǚyàn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我祖上传得个落花返枝的法术,屡试屡验。”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很合适
示例:我家这方虽屡试屡验,无如并非贵品,所费不过数文,所以流传不广。
屡试不爽 【发音】:
lǚ
shì
bù
shuǎng
【释义】:
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的意思。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冷生》:“言未已,驴已蹶然伏道上,屡试不爽。”
【事例】:
可是只要一见尼姑,这一天就不用赌啦,赌甚么输甚么,当真~。
★金庸《笑傲江湖》三
现代的“爽”和古代的“爽”是有差异的。现代人说的“爽”有“过瘾”、“带劲”、“有趣”的意思。而屡试不爽的“爽”是差错、失败的意思。因此,过去讲屡试不爽,是反复试验都没出过差错,没失败,没出问题,用现代的语言来理解,却成了“每次试验都不成功,不过瘾”。因此,成语应该按古文的原意来理解,很多现代名词不能用于直接理解成语或古语的含义。
古语中的“爽”,也可作“违误”、“失约”、“不履行”意。
唐
李商隐
《为张周封上杨相公启》:“
郭伋
还州,尚不欺於童子;
文侯
校猎,宁爽约於虞人?”
又:
一诺千金,岂容爽约?
《水浒传》第四二回:“百日之外,专望鹤驾降临,切不可爽约。”
(申江一叟)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她认为自己没做错什么,丈夫遗弃她没有道理。(《诗经·卫风·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