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丕必须篡位,但是司马师和司马昭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呢?

2025-04-24 07:40:2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曹丕之所以能够“篡汉”,是因为曹操已经为他奠定了军事基础,也扫清了政治障碍。留给曹丕的团队都是支持他称帝的人。

然而,曹丕“篡汉”的说法,严格上讲是不合理的。因为他的帝位是汉献帝禅让给他的,正式举行过受禅仪式并昭告天下的,是符合法律程序的。而且,曹丕与曹操的身份不同。

曹丕并不属于汉朝的官员,他魏王的爵位是曹操世袭给他的。在古代,一经封王,实际上就已经脱离中央政府了,只是心情好的时候适当的缴纳一些岁贡给天子而已。也就是说,他的开支是自家封国的产出,是不属于汉朝的。他没有拿过汉朝的工资,所以也不能算做篡逆。

而司马昭和司马师,是魏国的官员,拿的是魏国的薪水,如果直接正式接手魏国,那就是造反,是二五仔。而当时司马氏垄断朝政和军事,晋代魏已成定局,禅让是早晚的事儿。既然这样,就没必要背负一个“篡逆”的罪名,又能安抚民心,只待水到渠成即可。这种策略实际上是抄袭了曹操的:“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之策。 

绝对的权力就是指掌控朝廷的政治权力和军事权力,也就是政权和兵权,只要控制了这些权力,就有了进一步篡位的基础,如果没有,那不叫篡位,而叫造反,造反是很难成功,并且有很高风险,比如三国晚期的钟会谋反,他只是手中有了一点兵权,就开始不切实际的幻想造反成功,成功没有这么容易的。 

任何权臣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比如曹操,他的背后站着谯沛夏侯氏及曹氏武将集团和颍川士族集团,这些政治集团推动着曹操一步一步向前走,打好篡位的基础,曹操从丞相到魏公,从魏公到魏王就是一步一步篡位的流程。


即使曹操想放弃政治权力,不想称帝,那恐怕站在他身后的政治集团也不会同意,任何势力只要成为集团,那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群人,曹操只是这个集团的代言人而已,因为曹操个人能力突出,所以集团对曹操的控制不强,反而是曹操控制了集团,但是到了曹丕时代,能力不如曹操,控制力也没有曹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