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答案:新教师板书设计需要注意:
1、内容的详略得当。板书应是课文的主要知识点以及整体框架说明。
2、板书要紧扣教材,明白板书最终目的要为教学服务,不能脱离教材。
3、板书要完备美观,可以多和老教师学习总结。
二、板书的含义:
板书,从动态的角度理解,它是教师上课时在黑板上书写的文字、符号以传递教学信息、教书育人的一种言语活动方式,又称为教学书面语言。从静态的角度理解,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而利用黑板以凝练、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的教学信息的总称。
三、板书的分类:
1、 提纲式板书。它是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教学设计程序,用大小括号和编号编排成的一个系统。这种板书优点在于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字句简洁,教学思路清晰,是各科教学常用的板书形式。
2、对比式板书。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运用对比方法显示出知识的异同的板书。这种板书对比强烈,有利于指导学生分清知识的共性与个性,有利于学生求异思维能力训练。
3、 词语式板书。它是根据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研究,从中提炼出关键性的重点字、词组成板书提纲。这种板书多用于语文学科,它的特点是能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重点词语,进一步明确教学的主要内容。
4、 线索式板书。它是根据教学内容的某种联系,按照一定顺序,反映教学主要内容的板书形式。这种板书的特征是能够显示出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能够突出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
5、图画式板书。它是根据教学内容显现出的特征,采用图中夹文或文中夹图的办法形象地勾画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的板书。这种板书生动、形象、直观,事物的内在关系显现得淋漓尽致,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6、 分析综合式板书。它是运用分析、综合等思维方式,揭示教学内容,展示思维过程的一种板书。它的基本特征是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启发性强,是小学数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板书方式。
板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 板书设计,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板书设计要力求简明、实用、构思精巧。用简练的文字、符号、线条、图形来直观地反映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启发性和感染力。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作用:(1)浓缩教学内容,有利于感知与理解;(2)理清文章思路,有利于把握重点;(3)揭示内在联系,有利于发展思维;(4)有助于归纳中心,深化对课文中心的领悟;(5)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注意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板书, 应该是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写在黑板上的文字或其他符号。它是教师对教材分析和理解之后,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考虑, 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教材要点和学习的主要内容的书面化体现;是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学习重、难点, 达成学习目标的辅助手段。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浓缩和结晶, 其科学性、艺术性、形象性不容忽视。有人因其随课堂教学过程的展开而呈现, 随教学过程的结束而完整, 称其为“瞬间的艺术”;有人因其随着师生的思维活动而运动发展, 又称其为“流动的艺术”;还有不少人将它设计出来后, 视作“微型教案”。 然而一些新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加上思想上麻痹大意,所设计的板书质量不高,无形中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建议一:内容要精当,忌拖泥带水 由于学生接受能力、课堂时间和黑板版面的限制,要求教师在板书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重点和非重点,全往黑板上搬,使板书成了教材的“翻版”。板书只能容纳关键点、关键字、词,并以提纲的形式表达出来。板书设计必须言简意赅,表达精确而不繁琐;表达确切而不含糊。教师通过抓住关键字、词把教材中整句、整段、整篇的内容浓缩为一个个知识点,这样便于学生认知和理解。学生通过关键字、词联想到句子,通过知识点联想到整个教材内容,并引发学生思考,使其产生求知欲和创新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概括问题、提炼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议二:形式要新颖,忌刻板单调 板书设计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永远是一个调子,一副“老面孔”,让学生望而生厌。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使板书不断以新的形式和面目出现,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否则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似看非看,失去学习兴趣。尤其是科学课,由于其理论性较强,学生往往感到无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勤于在板书上下功夫,推陈出新,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增加学生学习的“胃口” ,使学生“食欲大增”。板书的形式、文字、图表、格式、颜色要灵活多样,既整齐、规范、美观,又有新异奇特之处,使学生感到生动活泼、趣味横生,从而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议三:结构要清晰。忌混沌模糊 板书设计是教师对一堂课教学内容的“浓缩和精华”,反映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思路和教学机智。板书设计必须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能充分反映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体系,充分体现其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思想性的特点,使学生从清晰的板书条理中顺藤摸瓜,系统地掌握知识,尤其是知识树、知识系表等使学生一目了然,在学生头脑中构建起一个完整、清晰、明了的空间结构。 条理清晰,既包括纵向逻辑层次分明,也包括横向各种因素的并列组合关系的恰当明了,有条不紊。清晰的板书思路把学生的注意里牢牢吸引住,并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效益,避免学生课后花大力气去死记硬背,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然而,有的新教师在板书设计时,非常随意,缺乏精心设计和合理布局,把板书设计当作纯粹的知识堆积,缺乏通篇谋略,没能形成一种清晰的思路和立体的框架发挥其提纲作用,学生头脑一片空白,云里雾里。 建议四:书写要工整,忌龙飞凤舞 字如其人。板书设计是教师的“脸面”,折射出一个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是反映教师精神风貌和教学智慧的窗口。板书设计只有书写工整、规范,才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影响,才能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教师认真、严谨、求实、创新的教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师范作用,从而使板书成为“无声的教育工具”,成为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我们经常发现,在同一届学生中,由于教师字体风格的不同,在学生中自然形成了不同的“字体流派”。原因就在于学生都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心理,教师工整、得体、规范的板书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师范作用,不仅如此,这还对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工整地书写作业,改正不良学习习惯和态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然而有的新教师由于没有掌握书写的方法和技巧,加上基本功又差,板书时龙飞凤舞,一片狼籍。他们没有主板书和副板书,随心所欲,写到哪里算哪里。有时改改涂涂,写了擦、擦了写,一堂课下来,只剩下最后一次板书留下来的内容,破坏了板书的美观和结构,影响了板书的整体性、艺术性和科学性。 总之,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教学目的及重难点的直观体现,是师生思维活动留下的轨迹。新课程理念指导着我们的课堂,板书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板书,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需要,更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推器” 。只要我们认真关注板书,并把它当作艺术来设计,那么,板书艺术的绚丽就指日可待了。
基本板书(中心板书):体现的是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内在联系的重点、难点、中心和关键的板书。能表现教学中心内容的基本事实、基本思想,反映教学内容的结构及其表现形式。是板书的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