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戴了助听器开会还是听不清楚?

2025-04-28 20:58:5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抱怨戴了助听器还是听不清楚,到底是为什么呢?当然这听不清楚的原因很多,比如验配师调试不得当、周围噪音干扰等,今天我们暂且不谈复杂的情况,就先谈谈为什么患者配上助听器即使在安静的环境与人对话也听不清楚的问题。谈到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先引入一个概念——言语分辨率,所谓言语分辨率,就是指在声音放大到患者感觉最舒适的大小的情况下,患者对词语(通常测试用扬扬格词)的识别百分比(听到词语并且听懂能复述)。在佩戴助听器之前验配师会给患者做一系列听力检查,包括纯音听阈、舒适阈、不舒适阈、言语识别率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助听器的佩戴效果,纯音听阈越差效果越差,不舒适阈越低助听器越不好调试,当然今天我们要谈的言语识别率好坏也很大程度决定了患者佩戴助听器后的效果。同样的听力损失程度,同样的言语动态范围,言语识别率越高,佩戴助听器的效果就越好。助听器的作用只是将声音放大到患者能听到的范围,但助听器提高不了患者本身的言语分辨率,所以为什么别人带助听器就效果很好,您就不好呢?这真的没有可比性,绝对不单单是助听器的问题,也不单单是验配师水平的问题,您有必要先看看您自己分辨率的水平。那么为什么言语分辨率比别人差呢?也同样有很多原因,包括患者的年龄、全身其他疾病、耳聋年限等,年龄越大的患者言语识别率越低,耳聋年头越长的患者言语识别率就越差。所以发现耳聋就要及早干预,及早佩戴助听器。

回答2:

戴上助听器还是听不清,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影响:
1,个人听损程度和性质(极重度、神经性语言分辨率差的)
2,患病时间(假如先天或年份很长)
3,助听器性能(功率、降噪、频宽等不足)
4,单耳佩戴(双耳听损)
5,验配师选型和调试(经验不足、调试不合理)
6,初戴者(还在适应期)
7,助听器工作状态不好(比如电量不足、出声口被堵等)
8,使用环境比较嘈杂(常人也听不清
)9,个人期望值过高(助听器不可能达到正常听力)其实助听器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听力问题,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听的见和听的清是两回事。

回答3:

1,个人听损程度和性质(极重度、神经性语言分辨率差的)
2,患病时间(假如先天或年份很长)
3,助听器性能(功率、降噪、频宽等不足)
4,单耳佩戴(双耳听损)
5,验配师选型和调试(经验不足、调试不合理)
6,初戴者(还在适应期)
7,助听器工作状态不好(比如电量不足、出声口被堵等)
8,使用环境比较嘈杂(常人也听不清
)9,个人期望值过高(助听器不可能达到正常听力)其实助听器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听力问题,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听的见和听的清是两回事。

回答4:

戴了助听器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因为耳朵听不清声音有一段时间了,大脑对周围的声音已经是模糊,分辨不清,所有开始戴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情况先在家里听听并熟悉每个人和周围的声音,还有就是叮嘱家人跟你说话时语速慢一点。让大脑接触多一点的声音,慢慢来不要着急,坚持配戴一般半年时间左右就会听得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