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什么意思

2025-04-29 18:40:1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觉道,不是真有什么树。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著。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若说觉悟了,但觉悟其实它是无形无相的。
  “明镜亦非台”:虽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著,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哪有还要有个台。
  揭子出自《六祖坛经》,下两句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是指智慧,明镜比喻心的境界,这两个都是思维觉察的状态,也就是“心”,而不是可捉取可言说的物,而树和台都是物质实相,所以说不是树、不是台。
  本无一句另有版本是“佛性常清净”,其意一样,只是本无这个版本更流行。本,是指本心的觉性,是众生皆具的清净真心,是最初的本觉最简单纯朴的种子,未经任何外物干扰和诱惑,所以说本来无一物。这个物是指外物,而应不是指自己不存在,所以说何处惹尘埃。尘埃是指心对外界虚幻五蕴的执著。
  原来六祖说:“本来无一物。”这就偏空了。 所以五祖说:“也没有见性!”若真见性了,五祖也不会三更说法了,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才大悟。因为现代人根钝,不“常常勤拂拭”,扫除妄习,不易成道;不作“本来无一物”会,又容易着有。
  虽说空,但空应不是断灭空。一切事物都依赖于一定的因缘或条件才能存在,本身没有任何质的规定性,但法空并非虚无,它是一种不可描述的实在,称为“妙有”,这主要是大乘中观派阐明的观点。

回答2: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回答3: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节选自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言的后两句,基本意思是:某处地方原本空无一物,又到哪惹来尘埃呢?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