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深入理解RecyclerView的缓存机制
RecyclerView在项目中的使用已经很普遍了,可以说是项目中最高频使用的一个控件了。除了布局灵活性、丰富的动画,RecyclerView还有优秀的缓存机制,本文尝试通过源码深入了解一下RecyclerView中的缓存机制。
RecyclerView做性能优化要说复杂也复杂,比如说布局优化,缓存,预加载等等。其优化的点很多,在这些看似独立的点之间,其实存在一个枢纽:Adapter。因为所有的ViewHolder的创建和内容的绑定都需要经过Adaper的两个函数onCreateViewHolder和onBindViewHolder。
因此我们性能优化的本质就是要减少这两个函数的调用时间和调用的次数。如果我们想对RecyclerView做性能优化,必须清楚的了解到我们的每一步操作背后,onCreateViewHolder和onBindViewHolder调用了多少次。因此,了解RecyclerView的缓存机制是RecyclerView性能优化的基础。
为了理解缓存的应用场景,本文首先会简单介绍一下RecyclerView的绘制原理,然后再分析其缓存实现原理。
RecyclerView滑动时会触发onTouchEvent#onMove,回收及复用ViewHolder在这里就会开始。我们知道设置RecyclerView时需要设置LayoutManager,LayoutManager负责RecyclerView的布局,包含对ItemView的获取与复用。以LinearLayoutManager为例,当RecyclerView重新布局时会依次执行下面几个方法:
上述的整个调用链:onLayoutChildren()->fill()->layoutChunk()->next()->getViewForPosition(),getViewForPosition()即是是从RecyclerView的回收机制实现类Recycler中获取合适的View,下面主要就来从看这个Recycler#getViewForPosition()的实现。
上述逻辑用流程图表示:
RecyclerView在Recyler里面实现ViewHolder的缓存,Recycler里面的实现缓存的主要包含以下5个对象:
public final class Recycler {
final ArrayList mAttachedScrap = new ArrayList<>();
ArrayList mChangedScrap = null;
RecyclerView在设计的时候讲上述5个缓存对象分为了3级。每次创建ViewHolder的时候,会按照优先级依次查询缓存创建ViewHolder。每次讲ViewHolder缓存到Recycler缓存的时候,也会按照优先级依次缓存进去。三级缓存分别是:
使用自定义ViewCacheExtension后,view离屏后再回来不会走onBindViewHolder()方法。
holder.setIsRecyclable(false),这样的话每次都会走onCreateViewHolder()和onBindViewHolder()方法
1.提前初始化viewHolder,放到缓存池中
viewPool.putRecycledView(adapter.onCreateViewHolder(recyclerView, 1))
2.提前初始化view,在onCreateViewHolder的时候去取view
3.自定义ViewCacheExtension
4.适当的增加cacheSize
4.公用缓存池,比如多个viewPager+fragment场景使用,或者全局单利缓存池,感觉用户不大。
有2中做法有值
第一种
第二种
不会,因为prefetch(GapWorker中的一个方法)之后mViewCacheMax会变成mRequestedCacheMax + extraCache
有2种方式可以让缓存失效
第一种
recyclerView.setItemViewCacheSize(-1)
第二种
recyclerView.setItemViewCacheSize(0)
layoutManager.isItemPrefetchEnabled = false
设置不缓存后,来回滑动让view进入屏幕离开屏幕,viewHolder的item时会多次走onBindViewHolder()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