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了解公交车上让座情况
调查项目:记录公交车上让座情况,以及让座后被让座者的反应
调查方法:观察法
调查对象:乘客
调查时间地点:课余
公交车
班级:事业
2
班
组长:杜陈晨
组员:王晶
覃莹
周天翔
马堃
杜陈晨的调查报告:
2010.11.2
星期二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们小组一行
5
人来到理工大学北校区站。随后我们坐上
了开往唐山站的
26
路公交车,可能是因为是上课时间坐公交车的人并不多,我们都坐上了
座位。
前几站人都不多,
到了远洋城站,
车上的位置才全部坐满。
接下来我们便进入观察时
期。当公交车到了煤医道口时,
一位老太太领着孙女上车了。
首先,小孙女蹦蹦跳跳先上了
车,
老太太随后。
此时,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把座位让给了老太太。
老太太面带慈祥的笑容说:
“谢谢了,年轻人。
”便很快将小孙女抱上了座位,自己站在座位旁扶着座位。这是,原来
坐在那个小伙子前排的另一位小伙子也赶紧站了起来让来太太坐下,
老太太显然有些不好意
思一边挥手一边说:
“不用了,我站着就行了,还是你做吧!
”这个年轻人很热情,一边说:
“没事,还是您坐吧,我站着没关系的。
”一边把老太太往座位上扶。这时天真可爱的小孙
女说:
“奶奶坐吧,大哥哥让你坐呢。
”大部分乘客都把目光集中在这一幕,并且一位老大爷
说:
“现在年轻人素质就是高。
”
并竖起了大拇指。在接下来的乘车过程中,我们小组的周天
翔同学也发扬了中华传统美德,
给了一位刚从超市回来上车的老太太让了座。
老太太连忙说:
“谢谢了,谢谢了。
”我们小组的其他成员也向周天翔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此行,我们收获很多,细微之处见真情,让座虽是小事,但却给深秋增添了无限的
温暖,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继续传播。
马堃的调查报告:
10
月
28
日,乘坐
26
公交车,时值下班回家高峰期,车上人很多,但很少有让座。
30
日,因为是周六,车上人还是很多,但让座的也还不少,被让座的大多是抱小孩的妇女,周
末带孩子逛街的大多数在远洋城下车。之后,车上人越来越少,座位也就多了。
11
月
3
日
陪同学办身份公证,乘坐
10
路公交车,车上一直有座位。
综上所述,让座行为在下班高峰时最少,工作了一天,很少有人把作座位让出来,在
休息日,让座大大增加,说明在自己情况允许下,出于礼貌和好心大多数人愿意让座。
结论:公民素质普遍较高,一般都能主动让座。温馨提示:外出坐车时,应选择合适
的时间。
覃莹的调查报告:
发生在本人身上的事:
1.
某次在公交车上一位提着满满购物袋的老奶奶上车后,
我看没
人让座,
于是起身说:
“您坐吧!
”
老奶奶冲我笑了笑说:
“小姑娘谢谢你哦!
”
我笑笑说:
“没
事。
”
2.
某次公交车上一位带着大概上小学的孙子的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上车,因为公交车上
站着的人很多没办法往里走,于是我站起来对老奶奶说:
“您坐着吧
.
”老奶奶说了声谢谢,
然后对自己的孙子说:
“你坐那去吧。
”于是本来准备让给老奶奶的座位坐上了一个小学生。
看到这些,
我不禁有些小郁闷。
老奶奶与孙子比起来更需要坐着,
亲情固然重要,
如果老奶
奶在车上发生意外怎么办。
11
月
6
日
石家庄
镜头
1
:
43
路公交车上,一位老人乘车刷卡,只听见卡机发出“老
人卡”
,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女士起身让座。老人坐下道谢,女子面带微笑站着。
镜头
2
:
6
路公交车上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奶奶上了车,车上的年轻人都给予漠视,一位五六
十岁的老奶奶站起来说:
“您坐吧,我一会就下车了。
”年纪大的老奶奶说:
“不用,您坐吧,
我也一会就下车了。
”
“没事您坐吧”
,
“那谢谢了哦。
”
采访:同学
A
问:在你身边经常发生让座的事吗?
答:有
问:你经常让座吗?
答:有
问:你让座后的心情怎么样
答:心里很高兴,
觉得有成就感,听不听谢谢没有关
系,因为这具有中华传统美德,
给老人让座是尊老爱幼的表现,心灵也得到一种安慰,
我认
为让座是一种美德所以会这样做。
问:
你会给那些人让座?
答:
老人
小孩
妇女因为他们都是弱势群体需要被保
护。
采访同学
B
:
问:在你身边经常发生让座的事吗?
答:有
问:你经常让座吗?
答:有
问:你让座后的心情怎么样
答:这是我应该做的,没有什么好高调,让座嘛,小
意思,又不会掉肉(掉块肉才好呢,还可以瘦几斤)
问:让座后的表情?
答:淡定
王晶的调查报告:从公交让座引发的思考
从古至今,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弱病残一直是人们需要帮助的对象,在
马路上在商店里都能看到一幕幕温馨感人的画面。
公交车里让座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风气和个人素质的行为。
42
路汽车慢慢驶向站牌,一群年亲人很快上了车找到座位坐下开始谈论自己喜欢的话
题。
下一站就快到了,
过了好久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缓缓上了汽车。
那几个年轻人依然
讨论自己喜欢的话题,
有的年轻人将视线转移到车外装作没看到老人家。
我内心愤怒到极点,
但我极其不想离开我的座位,身体的疲劳抗拒着我的爱心。正在我犹豫时,
;老大爷已走到
我后面,
已有一个学生模样的人热情让座给老大爷,
老大爷很感激,
发自内心的惭愧让我无
地自容。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的道德和素质也是需要提升,每个人都会面临老
年,我们要有爱心对老弱病才伸出援手。
个人素质底线了社会风气,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大家来维护。我们要团结建立一个和
谐社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调查报告总结:
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也是社会成员关系和谐的重要标识,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做
到。让座虽是小事,
但又是市民素质的体现。
公德意识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虽
然人与人的知识水平不同,
但都应该讲文明、
知荣辱。
通过我们小组近日在公交车上的实地
观察和亲身体会,
让座现象还是比较普遍,
尤其是给拿着东西的妇女,
带着小孩的老人让座
比较常见。
但也有不让座的情况,
比较集中在车上人非常多时。
年轻不让座的情况也有但比
较少,
总体来着还是非常不错。
让座不仅仅是行为的表现更是道德的表现,
让座就像是在传
递爱心,
让需要帮助的感受到温暖,
感受到真情,
不管是谁在什么情况都应该多一点关爱那
些需要帮助的人,正所谓: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
尤其是现在的
80
后
90
后更应该发扬让
座精神,更多的关爱他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他人,
展现当代年轻人的精神风貌。
让座
虽然是小事,但往往小事中却体现着大道理。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
更应该体现带头作用,更
应该向雷锋同志学习,
大力发扬雷锋精神,
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此次调查对我们也
深有感触,
让座从我做起,
爱心从我传播,
争做优秀大学生,
发扬让座精神,
传播精神文明,
共创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