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省财政厅了解到,省财政拨付的2014年新农合补助资金45.02亿元比2013年提前一个月到位。在财政资金保障下,2014年我省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90元,并实行省级医院就医即时结算。
省财政厅拨付的45.02亿元新农合补助资金,由省财政直接拨入县级新农合基金财政专户,为满足群众就医需要提供了经济保障。记者了解到,2014年我省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由340元提高到39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75%左右,儿童苯丙酮尿症、尿道下裂被纳入了重大疾病保障范围。同时,全省开展新农合基金市级统筹,实行新农合省级医院就医即时结算。我省新农合参合率达到了99.33%,住院最高支付限额达15万元,均创历史新高。我省还在部分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了基本药物制度试点,药品“零差率”销售覆盖所有实施综合改革的县级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范围由34个县区扩大到83个,占全省的70%。
截至2013年,我市新农合参合人数105.43万,参合率达到99.62%,2014年,我市新农合参合率将保持在98%以上;大额门诊补偿病种提高到30种,补偿比例不低于50%;特困聋哑儿童植入人工耳蜗纳入新农合补助范围。同时,升级改造新农合信息系统,完成与民政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信息系统对接,实现新农合报销、农村大病医疗救助、民政居住一站式现场结报。 2014年4月,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试行办法》,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财政局、市民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工作的通知》(京卫基层字〔2014〕8号,以下简称《通知》),标志着北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工作正式启动。
通知》中规定,本市参合人员在享受当年新农合报销后(符合民政救助条件的在享受救助政策后),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超过起付线的部分,由新农合大病保险资金再次给予补偿报销。其中,起付线为上一年度全市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起付线以上(不含)部分累加5万元(含)以内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补偿50%,超过5万元(不含)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补偿60%,上不封顶。一个参合年度结算一次。
据介绍,2013年度参合人员享受新农合补偿后,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报销标准参照上述标准执行,2013年度确定的起付线为16476元。
北京市卫计委方面表示,下一步将对各区县进行工作部署和培训,督促各区县加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参合患者尽快享受到此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