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8、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0、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1、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2、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3、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4、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5、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6、已凉(唐)韩翎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17、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6、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7、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8、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9、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10、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11、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12、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13、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14、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15、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16、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17、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18、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19、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20、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21、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22、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23、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24、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25、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26、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27、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描写秋天的优美诗句:
1、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酬刘柴桑>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3、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4、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
5、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6、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赠庐司户>
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8、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健
10、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片落叶渲染了秋色;一季落花沧桑了流年。词曲中描写的景物枯藤、老树、乌鸦等虽都不算新颖,但是却构成了一幅完美的深秋画面,使人景心的融为一体,精练的艺术表达方式,不仅表达出了自己的情感同时还能引发读者共鸣。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纵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