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残疾人的养老保险和退休有哪些优惠政策?

要交多少年
2025-02-22 22:47:4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有残疾证,一般每一个地区的政策是不一样的,一般是缴纳满15年,并且到了退休的年龄,才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一、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一般来说养老保险:单位20%,个人8%。

二、尽管累计缴费年限在10年或15年以上,并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就能够享受养老金待遇,但是缴费年限越长,缴费金额越多,今后的养老金也就越多,反之则少。

一级和二级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在享受中、省相关优惠政策的同时,市、县(区)财政还会再帮助他们补贴多100元;

三级和四级残疾人按规定政策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之后,市、县(区)财政也会给予多100元的补贴。财政补贴所需资金市、县(区)各承担50%。

扩展资料

根据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4〕479号〗第六条的有关规定:“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在医疗期内医疗终结,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

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如果你父亲符合规定的条件的,就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另外,根据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满15年的残疾人职工,经本人申请,由残疾人就业服务管理机构进行劳动能力评估,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符合病退条件的,可提前5年退休。此外,如果是困难残疾人达到退休年龄,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超过10年(含)但不满15年,由个人续缴满15年的,续缴的养老保险费在劳动保障部门规定标准100%以内,可由同级残联补贴5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残疾证

回答2:

政策如下:

加强残疾人社会救助。符合城乡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应保尽保,靠父母或兄弟姐妹供养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单独立户的,按规定纳入低保范围;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后生活仍有特别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应当采取其他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

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按规定给予政府补贴。鼓励城镇残疾职工按规定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按规定落实残疾人相关社会保险补贴和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户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补贴政策。

落实贫困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农村重度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的政府补贴。对各类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残疾就业困难人员,按规定给予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补贴。

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为残疾职工办理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逐步将符合规定的残疾人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稳步提高待遇水平;逐步增加工伤保险职业康复项目。

扩展资料:

2017年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胡志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我国目前尚未在退休政策及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给予残疾人相应照顾,造成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却无法退休,缴纳养老保险却无法享受养老金福利等现实问题日益突出。

胡志斌建议,国家尽快修订出台新的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办法。对工龄满10年,并缴纳10年以上养老保险的残疾人,在自愿提出退休申请的前提下,经由劳动、卫生、司法等相关部门认定丧失劳动能力的可办理退休,并享受全额基本养老金待遇。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青年网-胡志斌委员:对残疾人退休和领取养老金条件不宜“一刀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回答3:

由于主客观原因,残疾人大多从事低技能、收入少的工作,没有能力为将来买保险,特别是没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残疾人,更是无力购买养老保险。

由于身体功能差、生活水平低、无钱看病等原因,残疾人寿命普遍较短,一些人没有享受到国家的退休金或养老保障金就离开了人世。而现行养老保险政策没有照顾到残疾人的特殊性。

为此,临河区政协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政策,针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问题制定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和具体条例,使残疾人养老保险工作落到实处,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考虑残疾人或给予适当补贴.

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按残疾类别减免一定的养老保险金,以切实保障这些残疾人老有所养;减少残疾人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使其公平享受养老保障,将残疾人退休年龄或享受养老保险年龄提前,以保障残疾人能享受到国家的养老保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