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纸币是一种信用货币,实际上是央行对持币人的债务,以前贵金属作为货币,由于贵金属存量和产量有限,古代的央行即户部除了铸铜钱外很难实现信用透支,当然宋朝的交子是种例外,不过滥发交子也是宋末通货膨胀的根源,完全贵金属货币时代更容易出现的是通货紧缩现象。
现在不同了,央行如果缺乏稳定币值责任心的话,造币厂多招点人流水线开足马上有钱了. 拿我们自己国家来说,中国央行对货币信用的被动放任起源于国企改制的巨大成本, 很多大中型企业是靠央行的货币信贷生存下来的,所以你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中国的广义货币是GDP的两倍,也就是投放2000亿的广义货币才产生10000亿的GDP,而美国虽然增速很慢产生10000亿的GDP只要6000亿的广义货币投放就OK了,中国的增长质量显然并不比美国好,尽管增速很可观。
当然世界上也有有责任心有吃透市场经济规则的央行,比如二战后的德国央行,恶性通货膨胀容易出现与否和一个国家管理者的所信奉的理念有很大关系:财政是以民为本还是以权为本,资源是有效配置还是有效控制,增长是兼顾未来还是寅吃卯粮。
都不好都是货币供求失衡、物价不稳定的表现,都对整个经济增长不利。
因为你花钱没有他印钱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