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商标的认定方式

2025-04-28 20:13:5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一、近似商标判断标准——文字商标 (一)中文商标的汉字构成相同,仅字体或设计、注音、排列顺序不同,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二)商标由相同外文、字母或数字构成,仅字体或设计不同,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商标由一个或两个非普通字体的外文字母构成,无含义且字形明显不同,使的商标整体区别明显,不容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 2、商标由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外文字母构成,顺序不同,读音或者字形明显不同,无含义或者含义不同,使商标整体区别明显,不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 (三)商标由两个外文单词构成,仅单词顺序不同,含义无明显区别,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四)中文商标由三个或者三个以上汉字构成,仅个别汉字不同,整体没有含义或者含义无明显区别,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判定为近似商标。 但首字读音或者字形明显不同,或者整体含义不同,使的商标整体区别明显,不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除外。 (五)外文商标由四个或者四个以上字母构成,仅个别字母不同,整体无含义或者含义无明显区别,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但首字母发音及字形明显不同,或者整体含义不同,使商标整体区别明显,不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除外。 (六)商标文字字形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七)商标文字读音相同或者近似,且字形或者整体外观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但含义、字形或者整体外观区别明显,不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除外。 (八)商标文字含义相同或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九)商标文字由字、词重叠而成,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十)外文商标仅在形式上发生单复数、动名词、缩写、添加冠词、比较级或最高级、词性等变化,但表述的含义基本相同,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判定为近似商标。 (十一)商标是在他人在先商标中加上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型号,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

回答2:

商标近似的判定应从商标本身的形 、音 、义和整体表现形式等方面以相关公众的 一般注意力为标准 , 采用隔离比对 、整体比对和要部比对相结合的方法 , 判断商标标志本身是否相同或者近似。 隔离比对是指在判定商标近似时 , 不能将商标并排放置进行比对 , 而只能在隔离的状态下分别进行 。但在审查商标时 , 比对只能是直接的 , 非隔离的 , 因此 , 隔离观察在审查中应当尽可能模拟消费者选购商品 、服务的场景去判 断。整体比对是指应当将两商标进行整体的对比 , 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判断。要部比 对是指应对比商标中显著识别的部分。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 , 可以理解为具有普通 知识和经验的消费者 , 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对该商品或者服务施加的注意力。

回答3:

需要看标的商标是文字还是形象,比对商标有哪些地方类似,还要考虑商标的知名度和用途。

回答4:

商标的近似,最基本的是以能否导致消费者的误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