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略概括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2025-05-05 13:32:2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839年8月15日,林则徐下令禁止一切贸易,派兵进入澳门,更进一步驱逐英人出境。此事因而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英军总司令。

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的机动舰队从印度出发到达中国海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1840年6月,英军统帅兼全权代表义律领兵到达广州海面,并根据英国外相巴麦尊的指示,远征军封锁广州、厦门(今属福建)等处的海口,截断中国的海外贸易,并于7月攻占浙江定海(今舟山市),作为前进据点。

8月,英舰以惊人的速度攻城略地,抵达天津大沽口外。

1841年1月7日,英军突然攻占虎门的大角、沙角炮台,清守军死伤700余人,帅船、拖船沉毁11艘。

1841年1月7日,英军也不满谈判的进展,义律先下手为强,出动海陆军攻占虎门的第一重门户--沙角、大角炮台,发起虎门之战。

1841年9月30日至次年3月11日,英军分遣舰队还多次对台湾进行侵犯。由于守军准备充分,战术巧妙,取得了整个战争中罕见的胜利,仅俘获英军就有182人。

6月16日发起吴淞之战,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此后,英援军相继到达长江口外,璞鼎查不理耆英等人的乞和照会,以舰船73艘、陆军1.2万人,溯长江上犯,准备切断中国内陆交通大动脉运河。

7月21日,英陆军6900余众,发起镇江之战,遭顽强抗击,被击毙击伤169人后攻陷镇江。8月4日,英舰进逼南京下关江面,随后英军从燕子矶登陆,察看地形,扬言进攻南京城。

在英军坚船利炮的威慑之下,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和两江总督牛鉴,妥协退让,委曲求全,被迫在静海寺、上江考棚等处与英军议和。

1842年8月29日,耆英与璞鼎查签订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

扩展资料: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不顾国际道德,不断地向中国输出鸦片。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大门被野蛮的英国侵略者的大炮轰开。中国战败后,于1843年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南京条约》。

这一次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开始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等列强彻底看清了清政府的实力,变本加厉地先后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重大侵略战役。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的影响,除了给中国带来了开始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外,还有为以后造成列强几次重大的侵华战争作下了铺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鸦片战争

回答2:

1840年6月,英军派舰队封锁清国珠江口,然后又沿清国海岸北上,于7月5日攻占定海(今中国宁波),8月9日抵达天津大沽口,威胁清国京师,旻宁急令直隶总督琦善前去议和;又命令两江总督伊里布查清英军攻占定海的原因,究竟是由于“绝其贸易”还是“烧其鸦片”,英军的宣称是因为贸易开战报复,旻宁后指责林则徐简直是一派胡言。9月29日,旻宁下旨,革林则徐的职,并命令“交部严加议处,来京听候部议”。10月25日,林则徐又收到吏部文件,通知他暂留广州,等待新任钦差大臣博尔济吉特·琦善的审问和发落。1841年5月1日,林则徐又接到圣旨:降为四品卿衔,速赴浙江镇海听候谕旨。到镇海后,林则徐积极参与了当地的海防建设事宜,力图戴罪立功。不久,接替琦善的靖逆将军奕山在广州率军与英军作战中打了败仗,向清国皇帝表示英方是愿意议和的。6月28日,旻宁下旨,革去林则徐“四品卿衔” “从重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1841年8月27日,英军再次北上,攻陷鼓浪屿、厦门、定海、镇海及乍浦(浙江平湖)。其中定海是第二次被攻破,总兵葛云飞及四千绿营兵战死,英军攻占长江门户吴淞,英军军舰开入长江。镇江驻防副都统海龄自闻乍浦、吴淞不守,认为汉人通敌,纵兵杀害汉人,7月21日,英军击败镇江城外四川提督齐慎绿营兵守军,越城而入,与1600八旗兵巷战,英军死37人伤129人,旗兵死约600人,海龄自杀,旻宁表示“不愧为朕之满洲官兵,深堪悯恻。”镇江对岸的扬州绅商,向英军交纳五十万两赎城费,免收军事占领。8月4日,英军直逼清国江宁府城(中国南京市),清国处于不利位置。清国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和两江总督牛鉴,被迫在静海寺、上江考棚等处与英军议和。1842年8月29日,耆英与璞鼎查签订清英《南京条约》。英军宣称他们是来保护贸易的,因为禁止贸易,损害英国利益,之前存在伤害英国合法商人权益的行为。徐自亥年赴粤,早知身蹈危。所以不敢稍避者,当造膝时,训诲之切,委任之重,皆臣下所垂泣而承者,岂复有所观望?及 至羊城,以一纸谕夷,宣布德威,不数日即得其缴烟之。禀中既缮汉文,复加夷字,画夷押,盖夷印,慎重如彼,似可谓诚心恭顺。原禀进呈,现存枢。遂于虎门海 口收烟,徐与夷舶连樯相对者再阅。其时犬羊之性,一有不愿,第以半段枪加我足矣,何以后来猖獗诸状独不施诸当日?且毁烟之时,遵旨出示,令诸夷观看,彼来观者,归而勒成一书,备记其事,是明知此物之当毁,亦彰彰。收缴以后,并未罪其一人,惟谕以宽既往、儆将来,取其切结,以为久远通市之法。它国皆已遵具, 即国人亦已取具数。惟义律与积惯卖烟者十余人屡形反复,致与舟师接仗,我师迭挫其衄,彼即禀恳转。是冬明奉上谕,禁其贸易,且迭荷密旨:“区区税银,不足 计较。”徐曾奏请彼国已具结者仍准通商,奉谕:“究系该国之人,不应允准。”钦。此办理禁烟之原委。《致姚椿王柏心书》,这里林则徐说禁止贸易是皇帝行为,不是他,清国皇帝认为不是因为禁烟而是明白禁止贸易开战,那么当初为什么要绝其贸易呢,而又认为他是听了看了林则徐的奏折等情况才绝其贸易,于是认为开衅的责任就在林则徐,至少把责任推给林则徐,挑衅开战战败的责任不能落到他头上,后来林则徐被重新启用也是有这方面原因的,替清国皇帝背锅。看来李鸿章不是背锅第一人那。第一人是林则徐。要是因为贸易开战,小而弱的清国要想议和就得有人承担禁止贸易的责任,不是林则徐,就是清国皇帝承担绝其贸易的责任。

回答3:

  基本资料
  1840~1842年间,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借口中方销毁鸦片而派兵入侵的战争。 日期:1840年6月28日 - 1842年8月 地点:中国 结果:英国胜利 起因:虎门销烟 领土变更:割让香港岛予英国 大清帝国兵力91,680人,伤亡,22,790人 英国兵力20,000人,伤亡,523人 清中叶以后,英国等国向中国大量输出毒品鸦片。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次年三月,林则徐到任后,严行查缴鸦片2万余箱,并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t)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自此开始,战争经历三个阶段。
  英军首次北犯
  (1840.6~12) 根据英国政府的训令,远征军封锁广州、厦门(今属福建)等处的海口,截断中国的海外贸易,并于7月攻占浙江定海(今舟山市),作为前进据点。此时,中国沿海地区,除广东在林则徐督饬下稍作战备外,其余均防备松弛。8月,英舰抵达天津大沽口外,道光帝慑于兵威,罢免林则徐,改派直隶总督琦善为钦差大臣;同时,英方也以疾疫流行,秋冬将临,同意南下广东进行谈判。英军南下后,清廷下令沿海各省督抚筹防海口,并命两江总督伊里布率兵至浙东,准备收复定海。
  虎门广州之战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12~1841.8) 1840年12月,琦善与义律在广东开始谈判。1841年1月7日,英军不满谈判的进展,出动海陆军攻占虎门的第一重门户--沙角、大角炮台,发起虎门之战。道光帝闻讯下令对英宣战,派侍卫内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并从各地调兵万余人赴粤。2月26日,英军又出动海陆军,攻破虎门横档一线各炮台和大虎山炮台,溯珠江直逼广州。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力战殉国。5月24日,英军对广州发起进攻,一路占据城西南的商馆,一路由城西北登岸,包抄城北高地,攻占城东北各炮台,并炮击广州城。在此形势下,奕山等接受英方条件,纳银600万元,换取英军撤出广州地区。英国侵略者的暴行,激起城北郊三元里一带民众自发武装起来进行抗英斗争。
  英军再次北犯
  (1841.8~1842.8) 英国政府对义律在广州所获侵略权益尚嫌太少,乃改派璞鼎查(Henry Pottinger)为全权代表来华,扩大侵略。1841年8月21日,璞鼎查率舰船37艘、陆军2500人离香港北上,攻破福建厦门,占据鼓浪屿。旋北进浙江,10月1日攻陷定海(1841年2月,英军以疾疫流行,放弃定海),10日陷镇海(今属宁波),13日占宁波。时英军兵力不足,遂停止进攻,等待援军。 厦门、浙东兵败后,道光帝又派吏部尚书奕经为扬威将军赴浙,并陆续调集兵勇以备反击。1842年3月,奕经以兵力已足,决定水陆同时反击,企图一举收复宁波、镇海、定海。3月10日夜,清军对宁波、镇海分别发起反击,接战均不利,纷纷撤回原驻地。进攻定海因风潮不顺而延期。3月15日驻宁波英军乘势反攻慈溪(今慈城镇)和城西大宝山等地,清军大败,退守曹娥江以西。道光帝见久经准备的浙东反攻又告失败,遂调盛京将军耆英赶赴江南,准备与英军媾和(见浙东之战)。 1842年5月,英军放弃宁波,集中兵力北犯。18日,攻陷浙江平湖乍浦镇。6月16日发起吴淞之战,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此后,英援军相继到达长江口外,璞鼎查不理耆英等人的乞和照会,以舰船73艘、陆军1.2万人,溯长江上犯,准备切断中国内陆交通大动脉运河。7月21日,英陆军6900余众,发起镇江之战,遭顽强抗击,被击毙169人后攻陷镇江。27日,英舰队驶抵南京江面,清军已无力再战,全部接受英国侵略要求。8月29日,耆英与璞鼎查签订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是中国军民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的第一次战争,广大官兵英勇抗战,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是,由于清廷和战不定,决策多变,将帅不善指挥,战法呆板,加之武器装备落后,终为英军所败。鸦片战争的实践表明,落后的封建军队已不能战胜初步近代化的资本主义军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回答4:

1.第一次鸦片战争:
(1)交战双方:清政府和英国。
(2)爆发原因: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需要广阔的市场,当时中国实行全
面的闭关锁国(从乾隆皇帝统治时期开始实行),英国不能通过正常的贸易途径打开中国的
国门,只能卑劣地向中国倾销鸦片,鸦片对中国的毒害,一方面使白银大量外流,另一方面
毒害了中国老百姓的身心。
(3)导火索:1839 年 6 月林则徐虎门销烟,触犯了英国人的利益,英国人以此为借口
发动侵略战争,即鸦片战争(1840 年)。
(4)结果:战败,1842 年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于南京签
订)。影响:标志着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回答5:

领土变更:割让香港岛予英国 大清帝国兵力91,680人,伤亡,22,790人 英国兵力20,000人,伤亡,523人 清中叶以后,英国等国向中国大量输出毒品鸦片。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次年三月,林则徐到任后,严行查缴鸦片2万余箱,并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t)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自此开始,战争经历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