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羽毛球队被誉为世界羽坛的梦之队,这支屡获殊荣的队伍背后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林丹被誉为“超级丹”,他是羽坛第一男单选手,他与谢杏芳的恋情成为佳话,北京奥运会让他如愿以偿,登上了冠军领奖台,一雪兵败雅典之耻。 但林丹成功的背后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球迷祝福“不要再输给陶菲克”
在雅典奥运会前,林丹已经成就了羽坛世界第一人,被公认为“超级丹”。他需要的只是一枚加冕王者身份的奥运金牌。但命运偏偏捉弄他,雅典奥运男单首轮他便黯然出局,赛后林丹痛苦地向媒体说:“不要再叫我超级丹。”林丹回忆起四年前那个落寞的夜晚,“当时我把自己关在奥运村的房间里,一个人坐在床上,当时整个人都是木的,整个晚上一直都在发短信,直到第二天早上,我才知道奥运会已经离我远去了。”林丹用温情的目光看了看坐在身边的谢杏芳,那个难熬的夜晚如何度过,这对羽坛情侣应该是最清楚的。
雅典的铩羽而归,让那个21岁的大男孩一夜之间仿佛成熟起来,他学会了坚强和忍耐。林丹说起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一次他在坐出租车时被司机认出,司机是个羽毛球爱好者,一下子就认出了林丹,他滔滔不绝地告诉林丹,应该怎么对付国外高手,该采取哪种战术。
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中国羽毛球队流传的一个经典笑话。
中国羽毛球队经常爬山训练,有一次林丹被游客认出,那个游客大声对他喊道:“加油,不要再输给陶菲克。”至今林丹对这句话记忆犹新:“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换种活法,不能让大家再失望!”
收敛个性对着镜子大喊“错了”
林丹是个有血性的男子,他脾气之大在圈内出了名,“自己是个蛮有个性的人,但今年很不顺。”林丹自我评价。
从年初与李矛的冲突,再到殴打吉新鹏事件,媒体的矛头几乎都指向性格火爆的林丹,“当时我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和非议,很多媒体不了解事实的真相,一些朋友和球迷通过这两件事情可能不像以前那样支持我。”在如此多的非议面前,林丹学会了用调节心态来收敛个性。据林丹自述,在备战奥运会的过程中由于状态起伏,恼怒的他经常会摔断球拍来发泄情感,“不过我把断了的球拍留在房间里,提醒自己不要这样做,并告诉自己,奥运会越来越近了,必须要调整好状态和情绪。”林丹透露了一个他释放压力的办法,在极度心烦的时候,他通常会一个人呆在房间,对着镜子或者窗户,大喊“错了”,提醒自己不要再犯相同的错误。北京奥运会前,林丹获取了24个世界冠军头衔,但没有一枚是奥运奖牌,“奥运金牌是我梦寐以求的目标,也是分量最重的一块奖牌,我相信很多人希望我拿。”林丹说。
揭秘郭晶晶二十年跳水成长之路
8月17日晚,当郭晶晶从北京奥运会的“水立方”拿到也许是她人生的最后一块奥运会金牌,20年的岁月开始诉说那一段———
少年天才:胆子最小
郭晶晶是现任河北跳水队主教练李芳的第一批队员。
记者奥运会前夕采访李芳时,她清楚地记得郭晶晶的跳水生涯是从学游泳开始的。与一些优秀跳水运动员曾学过体操等不同,郭晶晶在接触跳水之前没有进行过任何体育训练。跳水运动是一项需要胆量的运动,站在10米高的跳台上,一般人别说做动作,光是往下一看就会头晕。
偏偏郭晶晶在同一批孩子中胆子最小,于是每次跳水都得教练连哄带吓才肯跳,跳的时候还是泪流满面。郭晶晶的父母心疼独生女,也曾想不让她练了。但李芳发现她虽然胆子小,但身体素质、爆发力及跳水意识、理解能力都很突出。于是,李芳就多次到她家里做家长工作,叫他们别灰心,慢慢来。
在训练中,李芳每天都要给她吃小灶,用多种方法训练她的胆量,渐渐郭晶晶对跳水有些感兴趣了,这才开始教她跳水,抓基本功训练。在两个人的努力下,郭晶晶从不会游泳到健将只用了短短4年时间。
荆棘路上:受伤蛰伏
1996年在登上飞往亚特兰大的飞机时,郭晶晶绝对不会想到,从此开始的5年将是她一生中最难熬的时光。
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跳水队进行了换血,两届奥运会女子跳板冠军高敏退役,由于郭晶晶的出现,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跳台冠军伏明霞转向3米板。但出于稳妥考虑,伏明霞兼项女子跳台。比赛中,郭晶晶的动作难度系数是所有选手中最大的。第一次参加如此大赛,又被寄予厚望,15岁的郭晶晶有些不堪重负。“比赛的时候我已经蒙了,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跳的。”在这种压力下,郭晶晶出现了失误,最终只获得第五名。伏明霞则囊括了跳板、跳台两枚女子跳水金牌。世界女子跳水进入了“伏明霞时代”。
奥运归来,全力为第八届全运会做准备的郭晶晶在训练中因为一次意外,从跳台上摔下,右腿骨折。十五六岁正是少女的发育期,停止训练的郭晶晶身高长了10厘米,体重到了55公斤。这对于一个跳水运动员简直是致命的。但郭晶晶没后退,在她的伤初步允许训练后,她执着地开始了恢复训练。
训练是从减肥开始的。当时已是春末时分,天气开始转热,但郭晶晶却穿着密不透风的减肥训练服,忍着右腿传来的阵阵疼痛,跳绳、跑步。那一段时间,在中午时分路过保定燕赵大酒店时,经常可以看到两个穿着厚重衣服跑步的“疯子”,其中一个就是郭晶晶。
三年时间,1000多个艰苦的日日夜夜,郭晶晶没有放过一天假,每天都要进行几百次的陆上、水上动作练习。运动量一大,以前受伤的脚腕出现了炎症,疼痛难忍,但她却没有因此耽误一天的训练,她常常是哭着顶下一堂课来。有时,实在太疼了,就打一针封闭,再接着练。
通过系统训练,郭晶晶信心、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间,她夺得了1998年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3米板亚军,曼谷亚运会3米板冠军,1999年世界杯3米板双人冠军、单人第3名。
可以说,为了奥运冠军,郭晶晶做好了一切准备。
黎明前夜:悉尼失金
与比赛结束后伏明霞在新闻发布会上笑逐颜开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郭晶晶那双有些红肿的眼睛。她后来回忆时对记者说:“我记得当时比赛一结束,我有种万念俱灰的感觉——— 我真的不想再练了!我之前对那块金牌实在是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太想拿了,所以感觉打击特别大。”
走出迷雾:战胜自我
在多方的劝解下,更是因为心中那一丝不甘和对于跳水的挚爱,郭晶晶走出了心理的低谷。“那次之后,我调整了很长时间,之后,我成熟了,不是教练要求我练了,我自己给自己制定了目标,练得很苦。”
悉尼奥运会之后,伏明霞正式退役,郭晶晶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跳水女队的“当家花旦”。从这时起,郭晶晶与田亮一起成为中国跳水队新一代领军人物,由郭晶晶担纲的女子3米板单、双人项目,成为中国跳水队在任何大赛中夺金最有把握的项目。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据国际泳联统计数据显示,郭晶晶在世锦赛、世界杯、世界大奖赛中赢得的金牌和奖牌数均列世界首位,共有17个世界冠军在握。
站在2001年日本福冈世界锦标赛的冠军领奖台上,郭晶晶哭成一个泪人。她说:“赛场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我,是走向成功的关键!每个运动员都想成为世界冠军,我曾有过很多机会,可惜一次一次都错过了,但今天我没有再留下遗憾。”
就在那个领奖台上,抹去泪水的郭晶晶,发出了斩钉截铁的誓言:“我还有另一个梦要圆,那就是奥运冠军的梦。”
辉煌初现:圆梦雅典
雅典奥运会前,郭晶晶曾这样说道:“如果能够站到奥运会冠军的领奖台上,我可能会哭得跟泪人似的,也可能一滴眼泪都不掉,平静得不得了。”
2004年8月14日,雅典奥运会开赛第一天,郭晶晶与队友吴敏霞合作,力压俄罗斯的伊莲娜/帕卡琳娜,为中国代表团拿到了首枚跳水金牌,也拿到了自己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圆了多年的梦想。郭晶晶果然非常平静,一脸微笑,滴泪未掉。
她笑意盈盈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相信自己的实力,早已下定了必胜的信心。比赛中,没有必要想得太多,只要把每一个动作像平时训练那样发挥出来,不失误,别人就难以超越,冠军就是我们的。”在当晚的总结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对郭晶晶组合的精彩表现予以高度评价,“充满自信、圆满展现了优势项目的风范。”并要求各运动队向她们学习。
12天后,郭晶晶再次微笑着走进了雅典水上综合中心。这一次她要向世界真正证明自己,第三次向奥运会单人跳水金牌发起冲击。她轻松地向观众致意,还上前拍了拍吉祥物“雅典娜”毛茸茸的头,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写在她青春的脸上。
比赛开始了,郭晶晶也开始了她的表演。每一次走板、起跳和入水,都完美地诠释了跳水运动深藏的美感与诗意。不过才四跳,郭晶晶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冠军,成为雅典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继张怡宁之后,第二位夺得两金的运动员。但她依旧是一脸迷人的微笑。
从青涩懵懂历练到宠辱不惊,也许只有郭晶晶自己知道这淡淡一笑里的辛酸和苦涩。回忆当时,郭晶晶说:“我自己吃过什么样的苦,我自己知道就可以了。我为什么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知道。我只知道,实现梦想的人是快乐的,我想让世界分享我的快乐!”
本色四年:享受比赛
成了明星的郭晶晶重回国家跳水队时,她也成了队中的“大姐大”。不过,她对于这个位置的理解却与别人不同:“一个老运动员,更应该以身作则,为小队员树榜样。”
在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眼中,郭晶晶在这四年里真的懂事了。懂事了的郭晶晶知道了如何去为小队员做榜样,如何帮教练们做工作,如何遵守队规。没有队内许可,她绝不自行参加各种活动、接拍任何广告。她把自己放在跳水的天地里,静静地品味跳水的乐趣。她不再注重每次比赛的成绩,她更重视每一个比赛的过程。
这种对于成绩的淡然,反而让她继续在跳水界保持了良好的状态。全运会、世锦赛,她用完美诠释了跳水之美。她在领奖台上淡然的微笑成为中国体育自信成熟的品牌。她甚至全然没有意识到时光的飞逝,她已创造了中国女子跳水的年龄纪录。
北京奥运会上,她再次起跳,并再次登上奥运会冠军的领奖台。四届奥运会,4金2银,郭晶晶用8枚奖牌书写了国际体育史上的传奇。20年和8枚奥运奖牌将成为中国跳水一个新的标尺!
希望能够帮到你的忙..
要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