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建国大业》观后感,毛概课作业,本人不擅长吹牛,,跪求!!

2025-04-29 09:20:4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建国大业》观后感

前几天我们看了《建国大业》这部影片,影片是以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的飞机上拉开序幕。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中国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展开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杀,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遭到杀害。此举遭到了以共产党为首的各党派的强烈反对。我记得有一幕戏中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大白天手持白灯笼闯入蒋介石的府第,要求见蒋介石,我记得蒋介石的管家问冯将军为什么大白天手持白灯笼,而冯将军义愤填膺的说:“这个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见。”足以看出当时的时局是多么的恐怖,因此冯将军也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还有一个镜头是宋庆龄早上起床后出门看到解放军战士打仗累了,一点都没有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想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原因即‘得民心者得天下’。

在国共双方正面厮杀的背后,还有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民族党派。影片中,民盟主席张澜多次出现,他在“第三方”中享有很高威望。他对蒋撕毁双十协定感到不平:中共已履行诺言将江南根据地让出来,却没有换来和平。“第三方”开始向共产党一方靠拢了。
另外,随着李公朴、闻一多等著名民主人士的被害、“反饥饿、反内战”运动的爆发,国内逐渐形成了一条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毛泽东语),与正面战场形成夹击之势。国统区经济的日益混乱也动摇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基础。最后蒋介石政府失败,退居台湾。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国民经济大发展战略,首先在20世纪内,提出了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构想,并设想用100年赶上和超过世界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报告中第一次宣布:“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部,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980年1月,邓小平又把20世纪末的20年分为两个十年,初步提出分“两步走”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构想。1987年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构想。同年十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指出我国经济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是国民生产总值在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现在的中国已经脱去了昔日的躯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稳步的发展。
http://wenku.baidu.com/view/575b1d214b35eefdc8d3338b.html
l 参考百度文库吧
独一份 电影/连续剧/视频/纪录片/影视评论/观后感/读后感/原创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