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实验方

2025-05-01 01:32:4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根据实验方案知,实验①③④⑤⑥是想证明金属的金属性强弱,且这几种金属都是同一周期的金属,实验2是想证明非金属性强弱的,即实验目的为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故答案为:验证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
(2)根据实验步骤可以确定所需的仪器、材料主要有:试管、酒精灯、砂纸、胶头滴管等,药品有:金属钠、镁条、铝条、酚酞试液、盐酸、氯化铝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冷水和沸水、新制的H2S饱和溶液、氯水,故答案为:酒精灯、石棉网、胶头滴管、试管;
(3)金属钠、镁、铝和水、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是越来越难的,反应的剧烈程度是越来越弱的,据此来回答实验的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故答案为: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有关离子方程式
3 A 2Na+2H2O=2Na++2OH-+H2
1 B
4
5
6 E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2 F H2S+Cl2=2H++2Cl-+S↓
(4)由实验可知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则实验结论为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故答案为: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
(5)依据原子理论解释为:同周期从左到右,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于核外电子的引力渐强,原子失电子能力减弱,而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故答案为:同周期从左到右,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于核外电子的引力渐强,原子失电子能力减弱,而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6)此周期中另外两种元素为Si和P,可在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磷酸溶液,可发生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判断两种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磷酸强于硅酸,则磷非金属性强于硅,
故答案为:在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磷酸溶液,可发生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判断两种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磷酸强于硅酸,则磷非金属性强于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