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黄莺、黄雀是同一种鸟吗?

2025-02-26 03:58:2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不是同一种,黄莺和黄雀具体指某种动物,黄鹂是动物属,有31种动物。

黄雀为雀科金翅雀属的鸟类。体重9.5-16克;体长106-122毫米。雄鸟头顶与颏黑色,上体黄绿色,腰黄色,两翅和尾黑色,翼斑和尾基两侧鲜黄色。

黄莺外形大小和金黄鹂相似,体长23-27厘米。通体金黄色,两翅和尾黑色。头枕部有一宽阔的黑色带斑,并向两侧延伸和黑色贯眼纹相连,形成一条围绕头顶的黑带,在金黄色的头部甚为醒目。

黄鹂属共有31种。中型鸣禽。喙长而粗壮,约等于头长,先端稍下曲,上喙端有缺刻;鼻孔裸露,盖以薄膜;翅尖长;尾短圆,跗跖短而弱。体羽鲜丽,多为黄、红、黑等色的组合,雌鸟与幼鸟多具条纹。



扩展资料

黄雀栖息环境:黄雀的栖息环境比较广泛,无论山区或平原都可见到;在山区多在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平原多在杂木林和河漫滩的丛林中,有时也到公园和苗圃中。

黄莺栖息环境: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天然次生阔叶林、混交林,也出入于农田、原野、村寨附近和城市公园的树上,尤其喜欢天然栋树林和杨木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鹂属

回答2:

黄鹂、黄莺是同一种,黄雀是另外一种。

黄莺(英文名:Oriolus chinensis),也有称“黄鹂”、“黄鸟”等,分类上属鸟纲黄鹂科,主要分布于旧大陆温热带地区,特别是东洋界,有2属28种,中国有1属5种。中国分布于东部地区,由内蒙古的东北部、东北、华北地区,往南直到广东、云南,西达陕西、甘肃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为夏候鸟;在台湾、海南为留鸟。

黄雀(学名:Carduelis spinus)为雀科金翅雀属的鸟类。雄鸟头顶与颏黑色,翼斑和尾基两侧鲜黄;雌鸟头顶与颏无黑色,具浓重的灰绿色斑纹;下体暗淡黄,有浅黑色斑纹;雄鸟飞翔时可显示出鲜黄的翼斑、腰和尾基两侧。分布于南欧至埃及、东至日本、朝鲜半岛、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川、贵州等地,在山区多在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以及在平原多在杂木林和河漫滩的丛林中。以多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兼主食赤杨、桦木、榆树、松树、及裸子植物的果实、种子及嫩芽,也吃作物和蓟草、中葵、茵草等杂草种子以及少量昆虫。

回答3:

黄鹂、黄雀是二种不同的鸟。黄鹂又叫黄莺,是同一种鸟。属黄鹂科;黄雀属雀科。黄雀别名:黄鸟、金雀、芦花黄雀。属雀形目,雀科。在东北大小兴安岭繁殖,迁徙时经河北、山东、江苏等地,在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地越冬。黄雀体长约12厘米。大体呈绿黄色,具褐黑色羽干纹,翅有鲜黄色花斑。雄鸟头顶大部黑色,颏部及喉中央黑色。黄雀在山区、平原均可见到。山区多见于松、杉等针叶树上,平原则多栖大柳树、榆树、白杨等树冠,常结群活动、觅食。
黄鹂,属黄鹂科,又名叫黄莺、黄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各省。
黄鹂体长约25厘米。体色鲜黄,嘴粗红色,枕部黑羽毛深。雄鸟羽色金黄有光,雌鸟羽色黄中带绿。头部两侧有通过眼周直达枕部的黑纹,翼和尾的中央呈黑色。幼鸟头部无黑,腹部有黑色条纹,直到第三年才逐渐消失。黄鹂自古为我国人民所喜爱,大诗人杜甫曾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赞美它。黄鹂以它的美丽为大自然增添了色彩,是家庭饲养的上乘鸟类之一。

回答4:

黄鸟是怎么样一种鸟呢?关于《葛覃》中的“黄鸟”,毛《传》中说:“黄鸟,黍也”;《尔雅•释鸟》中说:“皇,黄鸟”;郝懿行《义疏》中说:“按此即今之黄雀,其形如雀而黄,故名黄雀,又名抟黍?”;王先谦《集疏》中说:“段玉裁、焦循遂谓毛《传》以‘抟黍’释‘黄鸟’,不云即‘仓庚’,是诗之‘仓庚’,为‘黄莺’而‘黄鸟’为今之‘黄雀’。黄雀啄粟,故有‘抟黍’之名,因改‘抟’为‘搏’以成其义。”郭沫若在《诗书时代》中说:“黄鸟就是瓦雀”;正义引陆玑的《诗义疏》说:“黄鸟,黄鹂留也,或谓之黄栗留,幽州人谓之黄莺”。关于《秦风•黄鸟》中的“黄鸟”,毛《传》中说:“交交,小貌”。关于《凯风》中的“黄鸟”,《本草纲目》李时珍【释名】中说:“莺,黄鸟、离黄、仓庚”;[集解]中说:“莺处处有之。大于瞿鸟谷鸟,雌雄双飞,体毛黄色,羽毛及尾有黑相间,黑眉尖嘴,青脚。”关于《小雅•绵蛮》中的“黄鸟”,毛《传》说:“绵蛮,小鸟貌”;《本草纲目》李时珍【释名】中说:“小而黄口者为黄雀”;[集解]中说:“雀,处处有之。羽毛斑褐,颌嘴皆黑。头大如蒜,目如擘椒。尾长二寸许,爪距黄白色,跃而不步。其视惊瞿,其目夜盲,其卵有斑,其性最淫。小者名黄雀。八九月群飞田间。体绝肥,背有脂如披绵。”
在历代的《诗经》的名物解释中,不是把“黄鸟”解释为“黄雀”,就是看成是“黄莺”,因此,我们可以推知,此“黄鸟”,不外乎为“黄莺”和“黄雀”。那到底是哪一种鸟呢?抑或是两者在《诗经》的时代是不分彼此的。
翻阅《中国动物志》②第十四卷鸟纲雀形目雀科金翅[雀]属的“黄雀”这一条,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地理分布:“在我国东北部和江苏、镇江为繁殖鸟;东北南部、内蒙古东部、河北、河南、山东和江苏为旅鸟,少数为东候鸟;在浙江、福建、广东、台湾及四川南充、万县和贵州惠水等地为冬候鸟。”③我们知道在两千多年前——《诗经》被编写的年代,“周南”当是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的民歌。范围包括洛阳以南,直到江汉一带地区。由于采集的地域广阔,又便各自为编,故统称“南”以示南国之诗。这就与黄雀的地理分布不符。又如《秦风•黄鸟》是出现在秦地,这也与黄雀的地理分布不一致。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地断定这五首诗中的“黄鸟”就是“黄莺”。
当然我们可以翻阅《中国动物志》的第十四卷雀形目黄鹂科的黄鹂属中的“黑枕黄鹂”④(北方俗称“黄鹂”,南方俗称“黄莺”)一条,上面说它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陕西、河北以南的东部各省及四川、贵州(夏候鸟);云南东南部、海南、台湾(留鸟,部分为旅鸟)。⑤因此,单是它们二者的分布差异来看就差不多可以确定是“黄莺”了。
再从它们的其他生活习俗来看,黄雀是群居生活,经常是30只左右集成一群,而黄莺则是成对或单个生活。而我们在这五首诗中都找不到“黄鸟”群集的证据。再加上黄莺主要的栖息地是低山陵地区的山林和村庄附近的大树或疏林,因此容易为大多数人所熟知,这也可能是五首诗中都出现“黄鸟”的缘故。而且此鸟为树栖性,极少落到地上,例如,《周南•葛覃》中“黄鸟”“集于灌木”;《秦风•黄鸟》中止于棘、桑、楚;在《小雅•黄鸟》中集于谷、桑、栩。从这些方面看,“黄鸟”就是黄莺。
最后我们再来看两幅画(见附图三和附图四),附图三是宋人的工笔写生画《桑枝黄鸟》,附图四是黑枕黄鹂的照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两者十分得相似,因此《桑枝黄鸟》上的“黄鸟”就是指黑枕黄鹂。因此我们可以肯定“黄鸟”就是黑枕黄鹂。

回答5:

黄鹂与黄莺是一种,黄雀不是,是一种雀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