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性温,味甘,{功效}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量9—30克
党参:性平,味甘{功效}补气益胃,健脾生津等,用量9—30克
炙甘草:性平,味甘,{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止咳祛痰,调和诸药等,用量1.5—9克
白术,性温{功效}补脾澡湿,利水,止汗,参考用量3--10克
当归:性温,味甘,辛{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用量4.5—9克
陈皮,性温{功效}理气健脾,用于胸腹胀痛,不思饮食等,参考用量3--9克
升麻,性微寒{功效}发表透疹,清热解毒等,参考用量5--10克
柴胡,性微寒{功效}和解温热,用于外感风热,头痛肢疼,肝气郁结,胸肋疼痛等,用量3—9
神曲:{功效}健脾消食的作用
内金:性平,味甘{功效}消食积,止遗尿,化结石等,用量3—10克
海螵蛸:性微温,味咸{功效}制酸止痛,止血敛疮等,用量6—10克
佛手,性温{功效}行气止痛,和胃化痰,参考用量3--9克
砂仁:性温,味辛,{功效}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等,用量3—6克
茯苓,性平,味甘,淡{功效}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用量6到18克
山楂,性温,味酸,甘{功效}消食健脾,活血散瘀等,用量9--12克
山萸肉:性微温,味酸,涩,{功效}补肝肾,涩精,敛汗等,用量6—12克
淮山:性平{功效}健脾止泻,补肺益肾等,用量15--30克
苡米仁:味甘、淡、性微寒{功效}有健脾利水、利湿除痹、清热排脓、清利湿热之功效,用量9—30克
吃了开胃的中药:祝你胃口好,吃饭香,身体棒!
此方有东垣先生法度。升阳泻阴火,加以理气解郁,确为健脾胃,升胃气,调肝郁之方。
惟有海螵蛸一味,咸,微温。除湿,制酸,止血,敛疮。从症状描述上看,赘而用反。酌情舍去。
仅供参考。
补中益气,开胃健脾的.
身体虚弱药疗不如食疗.这副药不便宜啊,(30~50元)天天喝那里喝得起啊
补中益气,消食和中。
能调理肠胃。
是的,但是我觉得与其用中药调理,还不如直接用淮山、芡实、薏米等量打粉,煮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