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国内文献报道,酸性橙II的测定方法有纸层析法和分光光度法等,这些方法操作时间长,定量精度差。经过大量实验摸索,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食品中酸性橙Ⅱ的方法,本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食品中合成食用色素与非食用色素酸性橙II的同时测定。
原理:食品中非食用色素酸性橙Ⅱ经提取制成水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经反相色谱分离,根据保留时间定性,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515泵,Waters紫外可见波长检测器,KQ-10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离心机。
试剂:重蒸馏水、乙酸、甲醇(色谱纯)、聚酰胺粉(过200目筛)、乙酸铵溶液(0.02mol/L)、柠檬酸溶液、无水乙醇-氨水-水溶液。酸性橙Ⅱ:美国Aldrich公司;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国家标准物质中心。
酸性橙Ⅱ标准溶液:准确称取干燥的酸性橙标样0.1000g,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ml,此溶液1ml含1.00mg酸性橙Ⅱ。临用时,用蒸馏水稀释至1ml含10mg的酸性橙Ⅱ标准使用液。混合着色剂标准溶液:准确称取按其纯度折算为100%质量的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酸性橙Ⅱ各0.100g,置100ml容量瓶中,加pH6水到刻度,配成水溶液(1.00mg/ml),临用时,用水稀释经0.45μm滤膜过滤,配成每毫升含各种标准物质10μg的混合着色剂标准使用液。
高效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色谱柱:Diamonsil TM (钻石)C 18 5μm,200mm4.6mm色谱柱(迪马公司产品);
流动相:甲醇(A):0.02mol/L醋酸铵(B);
流速:1.0ml/min,梯度洗脱如表1所示;
进样量:20μl;
柱温:室温;
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λ=484nm。
试样制备及测定
结果判断示意图液体样品:饮料实验前,对于含二氧化碳试样应预先加热驱除二氧化碳;配制酒类加热驱逐乙醇,可不经稀释,过0.45μm滤膜后测定。
固体样品:糕点类、卤制品类、灌制品类、辣椒面等样品,称样5.00~10.00g,粉碎混匀,加无水乙醇-氨水-水(70+1+29)溶液20ml,振摇0.5h,过滤,洗滤渣2次,合并滤液,用水(pH=6)定容,过0.45μm滤膜测定。
奶制品:可称量5.00g试样,按GB5009.23-2003聚酰胺吸附法提取色素,经0.45μm滤膜过滤测定。
色谱条件对测定的影响:酸性橙II在波长484nm测定,样品中常见的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咖啡因、维生素C、乙酸、柠檬酸等(1mg/ml)在可见波长下无响应,不干扰测定。
流动相的选择:采用甲醇+醋酸铵体系作流动相,试剂价格便宜、易得,采用梯度洗脱可以同时测定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
线性范围:对酸性橙Ⅱ在0.00~200μg/ml的范围内配制标准溶液系列9点,每标样进3针,以标样的峰面积的平均值为纵坐标,以标样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利用最小二阶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在0.00~100μg/ml范围内的线性方程为:A=85339.63C+105139.37,相关系数r=0.9997,酸性橙Ⅱ的检出限为0.05μg。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及日落黄在0.00~50μg/ml范围内的线性方程分别为:A=74329.36C+5351.26,相关系数r=0.9987;A=85428.98C+125212.42,相关系数r=0.9982;A=85268.23C+112145.94,相关系数r=0.990;A=929123.47C+152372.68,相关系数r=0.9972。
精密度:将酸性橙II试样(卤鸡爪)溶液应用本方法分别连续进样8次(n=8)。可以看出此方法精密度高,其变异系数为5.91%。
检出限:进样量10.0μl,酸性橙II的最小检出量为0.10μg,结果相对允许偏差<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