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米森林公园复杂的地貌,奇异的高原气候酿就的天象景观丰富而又绚丽。
由于公园海拔高,因此生格外蓝,蓝得使人心醉,云特别白,白得让人眩目,星星分外亮,亮得不能直视。浩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灿烂的繁星构成了公园最美的天象景观。
公园高寒半湿润气象酿就了丰富壮丽的高原冰雪景观,除终年不化的冰川雪岭外,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整个公园均可欣赏到雪域风光。高原河湖千里冰封,高阔草原万里雪飘,神山冰雕玉琢,坡麓丘峦原驰蜡象,好一派奇特的北国风光。
盛夏薄云舒卷,细雨如丝,陡峭峰峦被雨雾所掩,远远望去,云海中偶现峰峦倩影。如一幅清淡雅致的画卷。雨住天晴,一碧如洗,广阔的草原鲜花怒放;山峦坡麓林木葱茏,村落原野金黄的油菜花透着丰收的喜悦。到处一片生机。
在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春来夏初,偶遇寒流便呈现出奇丽的六月飞雪景观,山上晶莹的雪花漫天飞舞,树冠枝头形成洁白的雪松、雾松,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树成了一个童话世界。而山下却是花红草青,万物峥嵘,生机盎然。这种一日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高原特有的天象景观。
仙米森林公园地处仙米乡、珠固乡和东川镇境内,是华热藏族中仙米、珠固二个部落世代生息的家园。这是历史积泻雄厚,民俗民风古朴,宗教气息浓重,人文景观奇异。
宋代西藏佛教传入园区,15世纪宗喀巴创立格鲁派,僧人戴黄色帽,俗称黄教。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有仙米寺和珠固寺。仙米寺位于仙米峡谷的讨拉沟,建于明启三年(1623年),清雍正三年(1725年)重建,由大经堂、小经堂、佛殿、僧舍、花园等组成别具一格的建筑群,珠固寺位于珠固峡的解放村,建于清明治三年(1644年),因遭洪水1672年迁建于西山根,重檐歇山式大经堂是全寺的主体建筑,高达四层,1911年遭火灾,1915年重建,仙米寺和珠固寺凝聚着建筑、宗教、雕塑、绘画等不朽的艺术精华,是园区藏传佛教活动的集中场所,主要宗教活动有正月十五日法会、十月二十五日灯节、萨噶达瓦节、祭俄博等。
黑岭子卡约文化遗址,证明了早在青铜期时代就有先民在这蒙山峻岭生存。巴哈古渡,诉说着隋大业六年,隋炀帝斩杀造桥大巨黄亘的血淋淋的故事。克图三角城、宁缠营盘台、初麻古城遗址为灰飞烟灭的西夏王国的研究提供了实证。晋代所凿的岗龙石窟、石塔、石佛与敦煌莫高窟遥相呼应。这块神秘的土地上历史的兴衰嬗替,为世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